- 中医理论中“辩证”与“辨症”的含义是什么?
- 您怎么看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体系?
辩证与辩症是战略与战术的的关系,这样讲你们明白点没。辨证是从全局出发,用阴阳来确定,制定总的用药方向,阴体以扶阳为主,调理辅。阳体以生津为主,去邪为辅。辩症是确定痛的位子,是归属于那个经络,从而靠考虑中药的归经。复杂情况原理相同,就象解题一样,轻重缓急一步一步解开,别追求一步到位。上医治病解题方法巧妙,有四两拨千斤之妙。中医解题思路呆板,复杂情况有难度。下医套公式,靠运气。
古中医里没有辨病这个概念,中医重点是区别证,就是辩证,而不是区别病。同一个病,会有不同的证。例如感冒,风寒风热证等的不同。而同一个证,也会是有不同的病。例如他肺癌我也用这个方,他风湿性关节炎,我也用这个方。咱们可不能因为西医认为白花蛇舌草治疗癌症,就所有的癌症都加它。那是西医思维,比较粗糙。这西医 基本是按病治疗。伤寒论中首提到 辩证。辩证的目的是审查病机,区分阴阳这个证,区别三阴三阳是虚实。明晰病机才会对机论治。
中医确实需糸统化,在大的方面规范化,几千年约定成俗的东西也要承认他。老佰姓说看病,看大夫。没有说去看证或看症的,说中医没病名不实际。不过和西医有别。中医可按病因,如感冒,按症状黄疸呕吐,按症状或症状与病位结合取如头痛,胃脘痛,腹泻…灬。辩证应当是对病因,病机病症,体质等诸多因素的根本(本质)看法。为治病提供一整套理法方药打基础,定调。
在古代,两者并无不同,都是指要分辨清楚,那些中医归纳出来的“症”。
但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被推上神坛的时代,中医就闭口不谈“辨症”,而是只说“辩证”了。
就从一种医学的基本要求,变成了中医独有的特色了。
说白了,就是傍名牌。
中医是,辨症施治。辨,辨别,根据病人的各种症状,辨别生病原因。
辩证,西方哲学,辩证法。
当西方哲学对立统一辩证法在中国盛行之时,中医的阴阳五行,悄悄地变成了对立统一辩证法。
辨,辩,字相似,音同义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之悲哀啊。
您怎么看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体系?
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他的优势体现在一个是整体观,人生活在自然中,时时刻刻离不开自然,自然的阴阳变化,山水空气,风寒雨露等时刻都对人影响,如果不注重整体观念而求一枝一叶的有效成份来提取来针对某一病痛只能是脚疼医脚,既便有效,但病的根本却没有去除,既便你研究到分子原子极别,依然无奈何一个小小的病毒!而中医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以人对***表现出来的症状来施药处方,而人的体质又是千变万化,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所以方无一定之方,而效却始终如一,这才是辩证论治的精髓!如果因为不能大规模的推广而废弃,那中医永远得不到长足的进步!
同时,中医也是一门免疫医学,中医治病八法无不是根据人体质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帮助人的自我免疫功能来去除疾病,人的自我免疫功能对***所表现的症状就是让邪有去路,比方说你感冒了,有的人表现呕吐,那就是想通过消化道吐出来的一种自我修复机制,是人身体自觉表现出来的,有的人感冒了要拉肚子,也是同样的道理,想把病邪排泄出去,这些都是根据人的体质决定的自我修复自我免疫的方法,中医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都是中医辩证论治的核心思想和去除疾病的方法。
另外中药在长时期的优化,选择方面,炮制方面已经总结的非常实在了,现代医学用物理化学方法提取中药,他的主要目标应该对药源的扩大,消除毒性等方面做出贡献,比如现代在大黄中提取泻下的蒽醌类有效成份和杀菌的大黄素类成份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临床用药上,那条路是一条摸索的路,而且摸索的人少,对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的不多,把中医的未来交给那些人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辩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无法规模化,无法双盲试验,中国历代有名的医家如叶天士等不胜枚举,都是在临床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但这样的人把时间多耗在治病救人上,连著书的时间都没有,中医要发展不能用院校里那一套不会看病只会理论的人来指导,要务实的发展中医,辩证论治是中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