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医疗技术很发达,为什么依然有很多常见病,医院却治不好?
-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多少种疾病在折磨着人类?
不论是现在的医疗科枝怎么发达,科学已经朝出人娄的想象,各种器材能上天,能入地,能下海,但是世界的自然规律,再高的科学,永远改变不了自然规律,一年有,春,夏,秋,冬,草木有枯,有生,人有,生,老,病,死,从古至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这些自然显象,科学要是改变了自然显象,那就是,没有白昼,没有夜晚,没有春夏秋冬,人得什么病都可以医好,世界上的人,只生不死,人长生不老,人如同草木,该生,该枯,只是时间决定的结局,现在再高明医疗器材,再高朝的医疗水评,永远改变不了,人的,生,老,病,死,
很多人认为医学科学技术很发达,若从治疗上说,实为言过其实。
其实更多时候,是对病人难重疾的一种安慰之言。
若从诊断方面看,现代医学的技术确有较大进步,反而中医学的整体状况并不乐观。
由于受精力、人力、物力、利益、面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治疗方法也显得比较单一、呆板。比如综合实力排名颇靠前的华西某医院,在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上,疗效就极为显著,但也时常遭到谗言,由此可见状况之不一般。
人为的因素,对科技的制肘也不少。
总之,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都要特别重视"预防为上″的观念。不要总认为治疗上"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到处都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人们常常抱怨为什么他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治不好,但是沒有人会抱怨为什么他会老。其实人们从鬓发斑白开始就进入了老化阶段。继之头发变白,脸上长皺纹,眼袋增深。背驼腰弯,步态蹒跚,逐渐进入老年期。带之而来的全身动脉硬,骨关节退行性变,內分泌功能低下或缺失,心,脑,肺,肾的功能减弱,而相继发生老年代谢和退行性疾病,这些疾病和年龄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死亡率越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正象目前没有一种药能使人类返老还童一样,没有一种药能治愈这些代谢和退行性病变。只能进行药物干预。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通过药物干预,使高血压,糖尿病,血尿酸,血脂,降到正常水。改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从而降低人类老化速度。减少老年病的进一步发生。
前段时间,我儿子打喷嚏。幼儿园老师有点害怕,明里暗里让我老婆带去医院检查,疫情期间,也能理解。于是我老婆带他去医院急诊检查,去到医院,医生就让抽血化验,巴拉巴拉说了一堆:感冒。第二天带孩子去学校,老师更紧张了,给我打电话,巴拉巴拉,总之一句话,老师还是担心。于是,我带着孩子还有他的两个老师一起去了同一家医院,结果是过敏性鼻炎,两天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随着现在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过去治不好的疾病今天能够治好,从中可以看到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比如传染性疾病肺结核,以前很难治好,但是运用现代的医疗手段却能治愈。
毕竟现在医疗手段也不是万能的。即使现在医疗技术很发达,也不能根治一些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牛皮癣,***等。现在的医疗手段虽然不能根治这些疾病,但是也开发了许多药品,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之所以很多病还不能治好,是因为人们对这些疾病的认识不多深入,或是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如对艾滋病毒就还没有找到有效杀灭的特效药。另一方面,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许多疾病是因为衰老而引起,除非开发出防止衰老的新药,否则这些疾病就无法治好。然而衰老是自然规律,人类是不会开发出避免衰老的药物,充其量能找到能够稍微延缓衰老的药物。
总之,即使以后的医疗技术再发达,也不可能治疗所有疾病,否则人类就会长生不老了,很明显这是不现实的。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多少种疾病在折磨着人类?
一抑郁症;既不是绝症,又不是罕见病,但是,就是不容易治好治愈。每天郁郁闷闷,对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失去信心。甚至感觉活着没意思,生不如死。二、心脑血管病后遗症,也就是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随,不能自理。尤其,瘫痪在床,拖累儿女,活着受罪,生不如死。
时代在变迁,社会的发展,医学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人类的疾病谱也随着发生巨大的变化。解放前,[_a***_]、感染性疾病占我国人口死因之首,而上世纪六、七十年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心脑血管病逐渐取代传染病而成为首位死亡病因。据新近的全国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前十位的死因是: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脑血管疾病、新生儿疾病、结核病和泌尿系统疾病,而城乡人口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饮食水平的增长,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已成为主要死因,并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死因构成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折磨人类的危重疑难病证的分布范围。从这点看,笔者希望二十一世纪的中医人应该始终坚持临床出发,把威胁折磨人类的疾病谱作为研究的重点,具有勇于挑战难题的学术勇气和与时俱进的研究思路,为弘扬中医造福全人类作出巨大贡献而不懈努力!
欢迎各位老师关注~留言。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总共有多少种已经证实的疾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文版》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11808种疾病(含传统医学病症467种)。其中:
1、感染类疾病或寄生虫病:833
2、肿瘤类:1059
3、血液或造血器官类:214
4、免疫系统疾病:210
5、内分泌、营养或代谢疾病:542
6、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718
7、睡眠、觉醒障碍:73
8、神经系统疾病:719
9、视觉系统疾病:615
10、耳或乳突类疾病:135
11、循环系统疾病:480
12、呼吸系统疾病:303
13、消化系统疾病:805
14、皮肤病:615
15、肌肉骨骼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364
16、泌尿生殖系统疾病:449
17、性健康相关情况:58
18、妊娠、分娩或产褥期:445
19、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526
20、发育异常:1118
21、症状、体征或临床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060
22、损伤、中毒或外因的某些其它后果的疾病:1682
23、传统医学病症:467
什么是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发布的疾病分类手册。目前已经预发布了第十一版,现行版本是1992年发布的第10版。
ICD是世界范围广泛应用的诊断分类系统,广泛用于临床实践,有利于规范化诊断,是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它也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研究、统一化登记及管理制度;还用于各国***和各大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投保与赔付的依据。
国际疾病分类的权威性如何?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发布的疾病分类手册,在全球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
WHO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简称。它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置在瑞士日内瓦,只有***国家才能参加,是国际上最大的***间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促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进公共卫生、疾病医疗和有关事项的教学与训练;推动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
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是疾病分类的国际标准,也是各国进行卫生信息交流的基础,己被世界卫生组织许多成员国所接受。ICD己经成为在通常的流行病学和健康管理工作中广泛使用的国际标准化的疾病分类方法,包括对医院病案和死亡证明书等多种类型健康记录中的疾病和健康问题进行分类,保证临床和流行病学工作中疾病信息的贮存和检索,为WHO各成员国汇总个国的疾病和死亡统计数据提供基础据。
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都接受国际疾病分类系统。具有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