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有的人太闲会患上各种精神疾病?
- 精神疾病中最严重或可怕的是哪个?
大家好,我是发现读书之美,通过阅读走出抑郁,想了解关于我的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首先非常感谢你提出这个问题。人患有精神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受到***,有可能是压力太大,也有可能是自己内心比较敏感,比较自卑,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等等。
为什么人太闲会患精神疾病?
一是一个人太闲的话,也是很容易患精神疾病的,就像杨绛先生说的一样,“你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读书太少。”人在比较闲的时候会胡思乱想,容易钻牛角尖,陷入死胡同里出不来。
二是人在闲的时候不想做任何事情,容易让自己陷入一个荒废的状态,像行尸走肉一般,大脑停止运转,极度无聊,每天浑浑噩噩的不知所终。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只是混日子。
三是人如果太闲,对自己的要求会比较低,或者说是没有要求,做任何事情没有一个高的标准,容易让自己处于一种差不多就行的状态,还要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的心态。对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意义都会大打折扣。
所以人太闲的话容易患上各种精神疾病。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呢?
一是给自己设立合适的目标,并且将目标分解为小的目标,切实的去执行。
二是思考问题全面的去思考,不要让自己的思绪乱飞,控制自己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三是不要让自己处于太闲的状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挑战,人生充满意义。
四是多读书,多看看别人的生活,多学习时间的规划和安排,提高自己生活的紧迫感。
我们不要被惰性以及无聊打败,因为人是有偷懒的心理的,一旦发现可以不用努力工作、生活,便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觉得生命没有追求,人生没有意义。并且每个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存在精神方面的问题,所以相信每个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未来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
我是发现读书之美,通过阅读走出抑郁,想了解关于我的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先不说心理学那些晦涩的理论,说点大家易理解的。首先人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准确的说爱胡思乱想,这样如果有太多空闲的时间,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左想想,右想想。关注细小的琐事。易无事生非,平添烦恼,这样易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问题。而且,闲来无事会有睡眠颠倒,甚至因为多思而出现失眠,久之则会大脑功能受损,出现心理疾病。
其实,人因为太闲而患上精神疾病的情况,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或许说是一种认识的误区,在人闲的背后另有致病的原因。
心理问题包括很多精神疾病都是个休遇到一些生活困难***引起的,在这种困境之下没有出路和办法,于是在家不能安心读书养性,在上不能上班工作和社交,这种状况在不知情的人看来是一种闲,其实是当事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另外一种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缘于自己不会做事不会做工,但又不太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锻炼,或者怕学起来困难,或者怕做起来失败,或者怕做不好让人笑话,反正是各种顾虑,这些顾虑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困境让当事人走不出来,而是陷在坏情绪当中,要么抑郁、要么焦虑、要么情绪暴发。
随着困境时间的延长,还会与家人冲突,出现生理、情绪、行为、意识等各方面的问题,看起来越来越像精神病,而人们能看到的表面原因就是这个人一直闲着,误认为是闲引起的,其实是个误区。
很多人享受清闲的生活,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打打拳跳跳舞,也很闲,但他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内心没有焦虑和不安,这说明不是闲引起的精神问题,而是陷入某种困境不知道该干什么才会多发精神症状和问题。认清这一点,有助于及时找心理老师做调整。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定律,人天生是有自我实现需求的,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人会自动跳往精神需求,而一旦生活空虚找不到目标,人就会陷入迷茫空洞,精神力量无法得到支撑点就会全然崩溃。
有科学家做过感觉剥夺实验,是这样的。科学家用一笔不菲的酬劳招募一些志愿者,将他们安置在空房间里的床上,蒙上眼睛,隔绝声音,罩住手脚,杜绝一切外在***,想试验他们在完全与外界***断绝的情况下支持多久,结果,坚挺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也坚持不到三天,就开始出现各种幻觉,精神状态失调,濒临崩溃。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人和外界环境***密不可分,只有当我们与外在世界保持充分互动,我们的身心灵才会处于一个功能充分发挥的状态,否则,就容易精神出现状况。
所以,我们要去不断地去和世界互动,也许会有挫折,有磨难,但,正是这些挫折磨难让我们学会坚强,学会忍耐,也让我们明白甘甜来之不易,遇到美好才会懂得珍惜。
我们要去明白,生活本就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经历过种种滋味,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的生命是完整的,是值得活的。
这个结论很缺乏科学依据。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凡是出现心理疾患或者是精神科疾病的人,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太闲了,这样子对于他们一点都不公平?甚至是对他们的一种嘲讽吧!
如果我们没有得过抑郁症的人,可能站在旁观者就会觉得得了抑郁症的人就是:
1.什么事都想的多2.想不开心眼儿小,
那是我们没有得过抑郁症,我们得过了以后,感同身受过,也许我们再回首看这些抑郁症的朋友们,你会觉得他们要坚强的多。
所以,笑人无的心态不可有。
既然心理疾病,称之为疾病,就说明它是有发病原因的,这个从心理学科可以系统专业的寻找到源头。
所以我们没有得过抑郁症的人最好不要用不专业的结论来审视这种病。
精神疾病中最严重或可怕的是哪个?
你好,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我来回答你的提问。
精神疾病中最严重或可怕的是哪个?
最严重的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就是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疾病里严重程度分级中最重的[_a***_],也是精神专科医院的住院患者中,最庞大的患者群体。当然,精神分裂症并不是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还是排名世界第二疾病,对人类造成巨大负担的抑郁症。
之所以精神专科医院中分裂症的患者最多,主要是因为精神分裂症大多都是慢性病程,反复发作,而且一些分裂症患者是没有明确的缓解期的。
那么是不是如此严重的精神疾病就是最可怕的精神疾病呢?这么说吧,精神障碍疾病往往都是发作病程,很多诊断相对较轻的疾病发作时也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的。
比如抑郁症,我们会想到大不了就是自杀,但是抑郁症同样有一些不常见的可怕症状,比如扩大***(又叫怜悯性***),患者在抑郁症状影响下早已绝望,决定***,但同时担心亲人在自己死后无法独自生活,或者不想让亲人继续在这个他认为悲惨的世界受罪,于是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亲人的生命。今年1月18日发生在济南震惊全国的一家六口灭门案,最后也本证实是抑郁症患者男主人的扩大***行为。
有些扩大***行为甚至不针对自己的家人,而是随意拉无辜的人“陪葬”。比如2015年德国汉莎航空的飞机撞山***,最后所有的证据也都指向了患有抑郁症并且刚刚与女友分手的副驾驶人为撞山。
再比如分离转换性障碍,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有明显性格基础的人在精神***下出现的情感爆发或歇斯底里发作。发作时患者常常出现很明显的反常行为甚至冲动紊乱的行为,过后对于发病时情况无法回忆。分离转换性障碍的诊断比较抑郁症更轻,但却同样可能出现可怕的后果。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听老师说过一个曾经在我们医院住院的分离转换性障碍(癔症)患者与自己的70岁的老妈妈一起生活,一天夜晚患者在发病的情况下看自己的老母亲是狐狸精,于是残忍的用刀砍下了母亲的头,事后患者清醒后得知自己的行为痛不欲生。
说了这么多,但其实精神障碍疾病的复杂程度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清楚的,我们年轻的精神医学也在不断进步中,对于疾病的了解在不断完善,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攻克所有的精神障碍。
希望我们的大众在尽量了解精神障碍疾病的前提下,给我们的精神障碍患者多一些理解和关爱,虽然偶有不良***发生,但他们毕竟是我们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可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