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为什么会被称为“精神鸦片”?
- 网络游戏究竟是不是精神鸦片?
- 如何看待世界卫生组织把沉迷网络游戏列为精神疾病这件事?
因为游戏具有成瘾性。但游戏不应该被成为精神***
游戏这种东西,说白了是新时代的产物,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游戏正式进入市场到现在,存在的时间确实不长,相对于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等这些一百多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董,游戏是个***界的新人。
但是目前游戏被称为精神***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部分意志力,自控力不坚定的少年沉迷游戏。而这种沉迷的问题被好事的且已经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媒体无限放大,让全社会感觉游戏好像是个不好的东西,所以才会有精神***这种贬义的称谓。实际上古代看戏成迷,为了看戏把家里搞得家破人亡的也大有人在,只是古代的媒体根本就不存在,只有极少数被野史的作者记录下来。其实哪个***产品没有成瘾性,哪个***产品不像精神***呢?
游戏不是精神***。不要继续污名化游戏
在这里码字的诸位都不是富二代,希望大家互相帮助,看完以上内容。
这里是悟世居士,原创观点,欢迎讨论。
网络游戏究竟是不是精神***?
大人小孩打游戏,打上瘾了晚上不睡白天不起,一天吃一顿甚至不吃,一年半载可以不出门不走亲戚不叫爹妈,不洗澡不理发,衣服可以穿得背后部分发麻了,目光呆滞,面无表情,这是我十八九岁的儿子这一年多的表现。这种催毁人的意志,拖垮人的身体,扭曲人的三观的游戏不是精神***是什么?我儿子以前可是阳光帅气,成绩不错,高一的分数考大学完全没问题的,自从迷上游戏,什么都废了。不要老说家长不会管教,我女儿一本大学也是这样教出来的。关键是你说的他能听进去算你狠。
由一群有点技术,但为了金钱,昧着良心,研制出来的产品让青少年、青年、中年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消极厌世,精神萎靡,制造了许多的人间悲剧,你说它是什么?1840年之前中国也遭受此难,虎门销烟仍然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不朽功勋,如今又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难道不该再来一次全民禁闭网游的行动吗?
有不少学生在家长的严管下不玩游戏,考上了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一旦染上游戏就容易上隐,一旦上隐无法自拔后悔根本无门!造成的悲剧还少吗?!电子游戏定义为电子毒品,电子***那是一点不冤!
是精神***,特别是自制力差的学生受害最大,有人说清华北大还不是照样有那么多人在上,以前的***也不是***都抽吧!网游会让一大部分人沉迷于虚幻,整天好吃懒做,思想跟现实也有点偏差
如何看待世界卫生组织把沉迷网络游戏列为精神疾病这件事?
首先,精神疾病的定义和标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感觉只有神经错乱的才算是精神疾病。按照百度的说法,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那么只要是在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出现了障碍就可能是精神疾病,不要说是沉迷网络游戏,就是沉迷学习,无法自拔导致意识或行为上出现障碍,那就有可能是精神疾病。
把沉迷网络游戏这种习惯,归类为精神疾病,看似不可思议,实则大有好处,且必要。
网络游戏是一种工作以外的休闲方式,适当接触对大脑思维锻造有一定好处。坏就坏在一旦接触过头,会给工作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近几年开始,网络游戏的游玩体验越来越精细化。一个个关卡与任务,一款款新出的皮肤,巨细无遗又紧密相扣,迫使接触的人耐着性子玩下去。
这种体验会不断***大脑皮层的奖励机制,产生多巴胺,从而成功实现让人上瘾。
一个对游戏上瘾的人,会不断寻找更大的奖励***,开始在现实与虚幻的世界游走,会把现实中的失落发泄到游戏上,把游戏的邪恶投射到生活中。长期以往,性格与脾气秉性会发生大转变,分不清现实与世界的界限,易怒焦躁不安,情绪波动起伏大。
沉迷游戏的各种报道,隔三差五就上热搜。沉迷游戏造成家族不和睦,损失金钱是小事;可怕的是一些重度患者,无视现实约束,妄顾社会法纪,用游戏中的暴力行径伤害他人。
这种轻则伤已,重则害人害已的行为。如果不是精神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