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常见精神疾病有哪些?
- 怎么判断五岁男孩有没有精神疾病?
儿童常见精神疾病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及抽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精神疾病。
1.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精神分裂症起病缓或急。起病初期有孤独,脾气改变,言语减少,或调皮捣蛋,出现奇特动作等。以后出现思维、情感、行为不协调。年龄较小者常出现幻视,年龄较大者常出现幻听或其他幻觉。
2.儿童抑郁症,表现为自卑、自残、腹痛、自信心低下、无助无望等。
3.儿童孤独症,表现为孤僻、言语交流障碍等,大多发病3岁以下。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学习感到困难等。
5.儿童抽动障碍,表现身体某部位不自主抽动等。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的一些表现建议及早进行检查,及早治疗。
本内容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常卫利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怎么判断五岁男孩有没有精神疾病?
精神类疾病的确诊是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确诊的,不要自行找症状“确诊”。从描述上来看,孩子在学校时没有攻击和辱骂行为,只针对于父母,孩子的行为没有精神病性特征,应该不是精神类疾病。
这么小的孩子出现攻击和辱骂行为,作为家长需要在自身或环境中找找原因,孩子是善于模仿学习的,也是大人的复印件,父母或所处环境中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无论是哪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0-6岁是孩子性格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模仿学习对象主要是父母,父母的是言行举止一定要多加注意。
建议您:
1、找专业儿童教育方面的心理老师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2、父母双方如果可以也尽量预约心理老师咨询,找到自己在教育上的缺陷与后期如果与孩子沟通教育。
欢迎转发、收藏或点击@找心理进行关注,每天接受心理学,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我觉得这个孩子没有***,因为他在学校是好的,一个孩子还不能隐藏自己变成双面人,所以他不是***,他出现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出在家里,尤其在孩子妈妈身上!
俗话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觉得你给他的爱足够,物质精神都满足,但是你有了解到他真实的内心吗?你所谓的给予的满足是真正的满足吗?孩子的世界是很单纯的,有时候带着孩子满世界游玩还不如孩子在小区滑溜溜板快乐,有时候带他吃山珍海味或许还没有肯德基的薯条更对他的胃口、有时候给她买特别珍贵的娃娃手办或许还没有随手捡到的一根枯枝更有意思,孩子做出这些动作行为其实是想获得你们的关注,说明他已经极度渴求爱了,简单的方式已经没办法获得你们的关注,只能通过这些有些极端的行为来获得。
我赞成你带着孩子还有你丈夫一起去看看心理医生,但绝对不是***,因为我觉得问题更大的在于你们,尤其是全职在家的妈妈,通过医生的诊断来看看,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肯定是原件有问题才会复印件有问题!
建议还是先去找心理医生看一下,疏导一下后可能就没事了,具体判断是否有***还是要听专业的机构。
为什么在学校就不会,只是在家里会,是不是家里有诱因,题主说对孩子怎样怎样的好,包容,可并不能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也是正常的。
我在想是不是孩子喜欢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受这些方面的影响,或者他偷偷地使用网络,长期入迷从而分辩不出现实网络,有点沉浸在里面,潜意识希望自己能主宰世界,控制你们。
你好,能够理解你的心情。可以感受到你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心。
你的描述可以看出,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这肯定不是精神疾病。如果是精神疾病的话,在哪里表现都是一样的,发病不分场合。
我相信父母是爱孩子的,我也相信父母在尽全力爱孩子,也许我们给孩子的爱和孩子想要的爱之间,是有些差异的,这就会造成一些误解。
你给的是爱,但孩子感受到的却不是爱,所以才会对父母有那么多的情绪。
你的描述可以看出,孩子的情绪爆发只和父母相关,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原因一定是在父母身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一定在父母这里。
我想知道的是:孩子这样的状态有多长时间了?
第一次这样的情绪爆发是在什么时候?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情绪爆发的频率大概是多长时间?
情绪平复后,孩子是怎么解释的?
情绪平稳的时候,孩子和父母的互动是怎样的?
我是心理咨询师孙彩群,15年心理咨询经验,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婚姻情感、亲子关系问题咨询。我会一直守候在这里,并愿意陪你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有需要可以私信我。
理解爸爸妈妈的这种难受的心情,希望孩子尽快恢复正常。建议爸妈带着孩子去看看儿童心理科。有一句话这样说: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家长的问题。
作为不专业的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找到孩子发狂的原因:孩子在家发疯,但是学校没有问题。有可能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妈妈在家全职,爱给的足够,那么妈妈和爸爸可以回忆反思一下,看看自己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有没有问题。
亲子关系有三种: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
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专制型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过多的干预和禁止,对孩子的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达理。这类家庭的孩子要么顺从,压抑,要么就是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
放任型就是父母对孩子关爱过度,百依百顺,宠爱娇惯,或者就是消极放任,不关心不交流,这类家庭的孩子也容易出现胆小懦弱,蛮横胡闹,自命不凡等性格。
第二,四五岁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家长要学习一些[_a***_],看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不对,平时有没有也有这样的行为被孩子学了去。
即使爸爸妈妈没有这样对待孩子,那周围其他人呢?他们有没有说过比如:骂别人去死,去撞车,去爆血管……如果没有人说过这些话,孩子自己是不会编出来的。
第三,给孩子创造一个有爱温暖的家庭环境。爸爸妈妈可以看看李玫瑾教授的教育***,或者兰海的超级育儿师,里面有一些家有这样的问题,或许能给你们一些启发。
如果爸爸妈妈还是找不到办法,建议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咨询。孩子这种问题不是***,很大可能是心理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