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败血症是什么病?
败血症,顾名思义,就是血液受到了病菌的***。大家都知道,人体是有免疫系统的,也有外在的屏障来保护着我们,皮肤就是人体第一道屏障。如果有偶然的原因,致病菌没有被人体的防御系统挡住,比如被刺破了皮肤,病菌进入了血液,还有病菌从消化系统闯过黏膜,进去循环系统,这就发展到了败血症的前期,既菌血症。也就是血液中出现了细菌的繁殖,走到这一步还不要紧,因为人体有免疫细胞么,血液中的卫士——白细胞就会赶紧过来把它清除掉。事情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如果致病菌恰巧没有被清除掉,反而发展壮大起来了,兄弟,这就难受了啊!由于白细胞吞噬病菌后自己也会凋亡,形成了所谓的脓液,得,这是人就会出现体温升高,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烧,而且一般都会在38.5℃以上,这就到了脓血症阶段了。血液是全身循环的,所以感染也会在全身发生,比如脑膜炎,心包炎,急性肾炎等等吧,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本病还是十分凶险的。
败血症和坏血症,一字之差,看上去也差不多,但是完全是两种病因不同的疾病。今天我给大家都介绍一下这两个病。
败血症是指细菌经过各种途径,突破了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进入到血液中,在血液中进行繁殖,并放出大量的毒素。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得了败血症,那就是一个字:“死”
败血症图片太过可怕,这里就不放了。
人在皮肤受损、大面积烧伤、大面积创伤、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比如罹患艾滋,营养不良等情况下,免疫功能会降低),细菌就很容易进入血液繁殖,并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引起严重的后果。
所以古人经常说,“某某人疽发于背而亡”疽就是皮肤感染,继而进入血液,导致死亡
败血症的症状主要有发烧、寒战、全身疼痛、神智意识不清,严重的可以导致全身各个小血管凝血堵塞,多个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细菌随着血流也可以到达全身各处,引起脓肿,比如脑脓肿、肝脓肿、肾脓肿等。
败血症的治疗就是用抗生素
坏血症是指由于维生素缺乏,导致我们毛细血管变脆,从而容易造成出血,比如流鼻血、牙龈坏死、牙齿脱落、皮肤大量瘀斑瘀点。
这个病最早发生在长期出海的海员身上,出海之后没有新鲜蔬菜和水果,只能吃肉,所以导致维生素缺乏,死了很多人。后来才发现,只要定期补充维生素c就不会出现问题,平时注意吃蔬菜和水果就行。
通俗的讲败血症就是血“坏”了。血怎么“坏”了呢?有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里作祟,大量的破坏红细胞,产生毒素,把正常的血液变成了有“毒”有“害”的血液。就这样变“坏”了。当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繁殖、产生毒素后,这些毒素会导致全身出现不适症状,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出现,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近年来,专家们建议将败血症的名称更改为脓毒症。也就是说这个疾病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诱发。如果细菌侵入血液后没有从事破坏活动,没有分泌毒素,这样的情况存在么?当然也有,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菌血症。两者是有区别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败血症的病因为何?
这种通过皮肤感染发生败血症的致病机制是由于皮肤或器官黏膜层不完整,受到如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或肺炎球菌等细菌、病毒或霉菌感染,一旦当事人免疫功能不佳,造成细菌在血液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就会导致人体各器官功能受损,严重者会如前面所说的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致死死的状况。
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败血症的初期的症状包括发烧(体温超过摄氏38度)或体温降低(体温低于摄氏36度)、皮肤苍白,还有血压降低、尿液排出量减少,有些患者会出现皮肤淤青或瘀斑的状况。
而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心跳及呼吸急促(心跳每分钟超过90次,呼吸每分钟超过20次)白细胞偏高(超过12000个/mm3)或偏低(低于4000个/mm3),或是血糖过高(高于180mg/dl)或过低(低于60mg/dl)的状况。再严重者就会出现精神状况改变,对***无反应甚至昏迷休克的状况。
败血症该如何治疗?
败血症的发生率不高,但死亡率却高,死亡率高的原因就是因为入侵的血液循环并繁殖细菌种类繁多,需要确认菌种或***类型,再施以特定的抗生素治疗,同时细菌会产生毒素,通过血液传到各个器官,这些毒素才是造成人体器官衰竭的原凶。
使用抗生素可以杀掉细菌,但是却无法清除毒素,需要时间去慢慢代谢这些毒素,有些要甚至要靠肾透析及其他方法清除,如果毒素侵害器官严重,就会造成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败血症病患除了施以抗生素治疗之外,也会出现无力呼吸或是肺部感染的问题,所以要用机械通气帮助病人呼吸,并提供适量的氧气,不然各个器官也会缺氧而衰竭,这些都是所谓的「支持性疗法」,帮助病患器官能够维持应有的运作,让病患的[_a***_]可以清除剩下的毒素,逐渐恢复。
但是如果败血症病患的年龄太大,或是又是癌症病患,本身的免疫力不佳,当细菌已经被清除时,细菌释放出来的毒素还是会造成身体不可逆的伤害,最终导致病患死亡,这就也是为什么败血症的死亡率这么高的原因。
如何预防败血症?
如果要想预防败血症的发生,除了平时强化自体免疫力之外,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或是免疫不全的病人注意避免外伤,及时处理伤口,随时注意预防感染,以减少败血症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