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肉鸡舍如何控制好温度、重点预防哪些疾病?
- 肉鸡的准备工作以及它的一些喂养方法有哪些,怎样预防一些病症?
肉鸡育肥期,室内温度在18-19℃时,生长的速度最快,25℃时饲料转化率最高。所以,通常育肥期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0-21℃为宜,因为在这个温度段下,肉鸡生产的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都比较理想。
肉鸡能适应的温度范围比较大,但超出适宜温度外,对其生长、生产都是不利的。例如,温度较低时,肉鸡***食量大,生长速度感觉上很快,其实有相当一部分饲料用以维持体温,料肉比会很高,也就是造成了饲料***损失。不过也有人认为,肉鸡在温度时,常常扎堆取暖,活动减少,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都会降低。当然,在高出适宜温度的环境下生存,饮水增加,食欲下降,饲料***食量低,生长缓慢。
肉鸡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是多少
肉鸡对温度的要求:1~3日龄为34~35℃,4~7日龄为32~33℃,以后每周下降2~3℃,到第三周周末降至27℃,直到20~21℃,停止降温,并保持这一温度。育雏期间,炎热天气要注意防止舍温过高,每周可降3℃,冬季要注意防寒流及贼风,每周可降2℃。降温要均匀,不能太快或太慢。温度是否合适可以通过观察雏鸡的行为状态。温度适宜时,鸡只分散均匀,活泼好动,羽毛光顺,食欲良好,饮水正常,粪便正常,鸡群20~30只为一群,且鸡群间相互走动。育雏前期的温度不足,会影响肉鸡的正常的生理活动,表现为行动迟缓,扎堆,向热源靠拢,食欲不振,卵黄吸收不良,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增加死亡率,严重时大量雏鸡会窒息死亡。温度过高也会影响肉鸡的正常代谢,表现为肉雏鸡张嘴喘气,远离热源分布,精神懒散,***食量减少,饮水增加,生长减缓。中后期环境温度过低,会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肉鸡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影响很大,密度过高,鸡群踩踏增加,意外死亡率高,疫病发生率高。负面影响显得极为突出。因此,要创造条件,***用合理的饲养密度。
笼养肉鸡。育雏***取全舍育雏和上层笼架育雏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笼子的育雏只数为25只,***取全舍育雏所以不存在拥挤的问题。笼养肉鸡育成期的饲养密度与季节有关,夏季饲养密度低,冬季的饲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加,一般控制在每个笼子饲喂8-9只。
平养肉鸡。在***用地面垫料、网上平养条件下,要在舍内把鸡群分为若干个小群,每个小群鸡的数量在200-300 只,分群时按照体重大小、体质强弱、公母进行,每个小群内的个体特点要基本相似。群内个体特点相似,有利于群体的均匀发育,有助于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
18一养禽与禽病防治2004年第11期
肉鸡生产的目的是获得最大
的经济效益和品质优良的产品,但
由于商品肉鸡生长速度快,导致肉
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
抵抗力下降,同时易受饲料的质量
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肉鸡的饲
料报酬降低,死淘率商,最终导致
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在冬季饲养
掌握以下肉鸡饲养管理环节 肉鸡,
非常重要.
1.鸡舍建筑保温性能要好.适时通风
冬季气候寒冷,有的地方滴水成冰,最低温度 达-37?,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 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 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保温的 要求.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 发生.
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 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 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急骤 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 寒,发生咳嗽,喷嚏,气管哕音,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 征的呼吸道疾病.因而,饲养者要掌握好气候的变 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
冬季鸡舍都会有很好的保温措施,温暖的环境给鸡病毒和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及传播条件。与此同时,鸡舍的通风、温度及湿度之间的矛盾,使鸡在冬季长期处于缺氧、低温、高湿、高氨、高二氧化碳的恶劣环境之中,导致鸡抵抗能力降低、易患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下面是冬季肉鸡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01
冬季鸡群常见病
1、肉鸡腹水综合征。肉鸡腹水综合征主要危害生长速度较快的肉鸡,多见于4~5周龄,发病率一般为5~10%,是冬季肉鸡最严重的疾病。主要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头面部发紫,呼吸困难,逐渐衰亡。
2、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逐渐发展为咳嗽和呼吸困难,气管有罗音。4~8周龄的幼鸡死亡率达30%以上。
3、传染性喉气管炎。本病各种日龄鸡都可感染,成年鸡尤为严重。临床特征是鸡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重症鸡咳出带血分泌物或血块,眼睛产生结膜炎、流泪,喉头常有干酪样分泌物及血块,严重时堵塞喉管致使鸡窒息而死。
4、[_a***_]性支气管炎。本病6周龄以内的鸡多发,雏鸡发病更严重。本病发生后病鸡张口呼吸、咳嗽,有气管罗音、打喷嚏、流鼻水、鸡嗜睡。6月龄以上鸡症状不明显。蛋鸡发病时产蛋量明显下降,并产软壳蛋或畸形蛋或蛋壳粗糙。
5、高致病性禽流感。家禽中鸡、鸭较常发生,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肿头、眼分泌物增多、冠和肉髯边缘有紫黑色坏死斑点,呼吸困难、产蛋量明显下降。
6、鸡肿头综合征。肉仔鸡、肉种鸡、商品蛋鸡均可发生,以肉鸡常见。病鸡眼周围、头面部、下颌及肉垂肿胀,或有摇头、斜颈等神经症状。
02
综合防制措施
1、消除非传染性的诱病因素,做好保温工作。冬季来临之前要做好鸡舍的维修和供暖设施的准备。在雨雪天气和寒流期间,要注意保温。
2、注意通风换气。在鸡舍垫料中混入硫磺(每10平方米混入2千克),使PH值小于7.0,可减少氨气的产生。
3、合理投喂饲料。配料时要考虑提高能量的含量(可高出标准的5~10%),以提高鸡的御寒能力。
4、认真做好药物防治。冬季呼吸道疾病多发,应饲喂一些强力鱼肝油粉。根据鸡群症状合理选择药物。
5、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在免疫接种前后3~5天停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在日粮中适当添加口服补液盐、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应激剂。
6、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鸡体消毒,可用0.5%强力消毒灵喷雾消毒,一周2次。饮水消毒,菌毒净和百毒杀在蛋和肉中无残留,可用于饮水消毒。实施饮水消毒时,其药物浓度必须准确。用具消毒,每日对所用过的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饲养器具,用0.01%菌毒清、百毒杀或0.05%强力消毒灵液洗刷干净,晾干后备用。环境消毒,对鸡舍环境进行严格的喷洒消毒,每周1次,可用生石灰或烧碱液消毒。
肉鸡的准备工作以及它的一些喂养方法有哪些,怎样预防一些病症?
肉鸡在进鸡苗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说冬天里面的通风设备啊,升温设备啊,还有就是定期消毒啊!也就是硬件设施一定要搞好,保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开始给鸡棚预热,为什么要预热?因为前期鸡苗刚到的时候本来在运输过程中就受到一定的应激,所以在这个时候要给鸡苗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鸡苗的应激。
其次呢就是在育雏过程中,平时处处细心观察,多学习多发现,因为养肉鸡主要养的就是饲养管理,平时温度调控啊,什么样的天气需要多高的温度,鸡舍里通风问题啊什么的解决掉。
最后就是育雏时候的用药,因为个人觉得管理好,药就是锦上添花,所以现在是能少用药就少用药,能从饲养管理上解决的问题尽量从饲养管理上解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