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吸毒的人一天一夜不睡觉,还有精神。这是真的么。吸毒到底啥感觉啊?
- 世卫组织:电子游戏上瘾被列为精神疾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听说***的人一天一夜不睡觉,还有精神。这是真的么。***到底啥感觉啊?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还可以戒 ` 犯困是***者的通病` 他们还显的无力`消瘦`脾气暴躁` 我可以告诉你 ***者如果意志不坚定戒不掉的话` `最后的下场就是死 ``祝你健康!
世卫组织:电子游戏上瘾被列为精神疾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是我没看错的话,这个规定是6月18号公布的,并于6月19号正式生效,没错,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家吐槽的游戏成瘾被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了精神疾病,其实看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应该高兴的,毕竟游戏成瘾真的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记得前段时间有很多家长在公开的媒体平台上多次抨击游戏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是毒瘤,应该将游戏消灭掉,换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类似这样的言辞一下子在网上掀起了轩然***,网友的评论分为两大派
回到我们的问题本身来,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行列这个做法其实也是间接性为游戏正名了,游戏本身没有错,成瘾了是因为生病了,而且规定一旦生病就得治疗,这无疑给了很多盲目而又无所适从的家长指明了一条正确道路,给世界卫生组织点赞。
来,让我们把“游戏”二字替换成“足球”试试看效果~
“互联网学习障碍”的9种症状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列出了9种症状,满足其中5项,才能诊断为“互联网学习障碍”:
1、完全专注足球。
2、停止踢足球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踢足球时间逐渐增多。
4、无法减少踢球时间,无法戒掉足球。
5、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6、即使了解足球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学习。
7、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踢球时间。
8、通过踢足球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9、因为足球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是不是换过以后感觉好很多?但是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这时候专家就会说了,“足球好歹强身健体,玩游戏能玩出什么成绩?”电子竞技走到了今天,甚至都入选亚运会成为了表演项目,居然还要被歧视,被妖魔化?游戏当然不能跟足球相比,但是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不同的体育项目罢了,只不过电子竞技还太年轻了!足球有世界杯,哪个大型***游戏没有自己的“世界杯”?足球能出成绩,能有国家队,能出世界冠军,能有足球产业,***又何尝不是?只不过足球更加多的是身体层面上的比拼,而***更加多的是脑力上的比拼罢了,技术、战术层面上的比拼,电子竞技不逊于任何体育项目!那专家又要说了,“脑力的对抗也能算运动?”脑力上的比拼就不是运动了吗?那国际象棋等项目该何去何从?
万物都有利有弊,吃饭吃多了还导致肥胖三高呢,全在于一个字,“度”。沉迷虚拟世界,而忽略了现实生活,这当然是错的,但是错不在游戏,在于人,在于对度的把握。游戏是电子竞技的基础,一味地否定游戏,给游戏人群贴上“病人”的标签,无异于抹杀电子竞技的未来!不过这种事专家们也没少干,凡事都要以学习为主嘛,不然中国足球为啥迟迟不见起色?
所以,我不赞成这种观点。在当今的世界我们如果可以轻易地界定玩游戏就是一种疾病,那在“头号玩家”的世界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界定“沉迷现实”的人,患上了“现实成瘾障碍”?这无非就是个人的选择,简单粗暴地批判是不会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深入的了解,理性的分析,才能协调两者关系,协商出方案和分级制度,帮助游戏科学地发展,为普通的生活提供不普通的快乐和精彩!
以上。
谢邀!
如何看待6月19日起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正式发布了最新一版的《国际疾病分类》。即ICD-11。
虽然,ICD-11还需要提交2019年5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由会员国最终批准,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是,这些只不过是走例行程序,内容不可能再更改。
这也就意味着,引人注目的游戏障碍(成瘾)被WHO正式纳入“官方疾病名录”,成为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
ICD-11共包括55000多个与损伤、疾病和死因有关的独特代码,简单理解就是包含55000多种疾病,游戏成瘾只不过其中的一种,为什么格外引人关注?
一方面,游戏障碍是第一次纳入ICD的新疾病;重要的是,它还是继赌博障碍在2013年被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首次纳入为精神障碍性疾病之后第二个行为成瘾疾病。
更重要的是,这是否意味着打开了行为成瘾的潘多拉魔盒——包括性成瘾、吃成瘾、强迫性偷窃、强迫性购物,甚至跑步成瘾等会陆续被接受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呢?
人为什会上瘾——人脑奖赏系统和成瘾机制
人之所以会成瘾源于人脑的奖赏系统。
人类祖先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有利于生存的物质及获取这些物质的行为予以奖赏,奖品是被称为脑奖赏系统的中脑边缘系统分泌多巴胺来产生一种舒服的感觉——欣***。
其中,最原始和自然的触发因素是利于生存的食物获取和利于繁衍的性行为,即所谓的“食色性也”。
其他衍生出来的因素包括社会(行为)奖赏和某些物质(毒品)。
有一些物质或行为,不仅仅是可以***多巴胺的分泌,还会“劫持”脑的奖赏系统,表现为如下五个特征,就是成瘾:
渴望——对这种欣***无限的欲望;
依赖——离开它就觉得难过;
耐受——由于人体自我平衡机制的平抑,想要获得这种欣***要求越来越强烈的***;
戒断症状——当不能不能获得相应***就会产生各种不适;
强制性寻觅行为——最终,为了追求更强烈的毒品或者行为***而丧失基本的价值判断,失去理智和自我控制的强制性获取。
可见,只有嗜好或者沉迷,并不能称为成瘾。只有全部具备以上5个特征,才能称为医学的成瘾。
从物质成瘾到行为成瘾
直到2013年,DSM-5将***障碍列为行为成瘾之前,医学上的成瘾只针对精神性药物,包括酒精、***、致幻剂、吸入剂、阿片类药物、镇静剂、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和烟草等。
DSM-5将***障碍列为行为成瘾,意味着成瘾突破了仅限于物质的界限。
原因在,随着脑功能性磁共振的应用,大量研究发现,一些行为跟毒品一样***乃至劫持人脑的奖赏系统,并激活大脑额叶意志力中枢,完全具备成瘾的特征。
尤其是,《科学》杂志著名的科学记者和新闻作家斯坦斯霍尔登于2001年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行为成瘾,真的存在吗?”的重磅新闻评论,将行为成瘾推上了医学研究和争论的风口浪尖。
经过多年的证据积累,2013年修订的DSM-5将***障碍列为行为成瘾的精神障碍,并将所在章节从“物质相关障碍”修改成了“物质相关和成瘾障碍”,开启了行为成瘾被归为***的先河。
但是,对于另一种入选呼声颇高的行为成瘾——“游戏障碍”,DSM-5仅将之列在了“需要更多研究证据”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判了“缓刑”。
ICD-11的颁布意味着游戏障碍称为被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二种行为成瘾
随着研究证据的进一步积累,游戏障碍被列为行为成瘾呼声越来越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WHO主导的国际疾病分类最新版终于“顺应民意”将游戏障碍纳入了精神障碍性疾病,这也就意味着医生可以将游戏成瘾诊断为一种疾病,并进行合法的治疗。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人特别爱玩电脑游戏就是***。
要诊断游戏障碍需要符合严格的诊断标准。
按照ICD-11的说明,诊断游戏障碍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持续和反复沉溺于数字设备游戏(包括在线或离线游戏机上),并备受自责、懊恼等折磨;
游戏沉溺者却失去对玩游戏的自我控制,仍无法自主停止游戏;
或者,将玩电子游戏置于比日常工作和生活,诸如生活兴趣,日常饮食、睡眠和社交等活动更优先的位置;
并且,即使因此遭遇到诸如因工作时间玩游戏而被解雇,因玩游戏耽误约会而失去社会关系等不对[_a***_]生活、工作的干扰,仍会继续甚至升级游戏行为。
只有符合以上条件才是游戏成瘾,才是病,才需要治疗。
当然,由于ICD仅仅是一个疾病分类体系,更详细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方案还需要相关机构制订颁布相关的诊疗指南。
就是说,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有关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案。
游戏障碍被列入***,行为成瘾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被认为具有成瘾特征的行为并不只有病态***和游戏成瘾,其他的还有性成瘾(有的学者更学术化地称为纵欲障碍,Hyper***ual Disorder),食物或吃成瘾,强迫购物(也被称为购物癖),强迫性***,甚至跑步成瘾等,也有大量证据显示具备行为成瘾的特征。
这些行为会不会在将来被列为“***”?
这取决于进一步的研究证据,和科学界对这些证据的解读。甚至需要从“政治正确”角度进行考量。比如,如果把(吃)(某些)食物列为***,其影响似乎忒过重大,自然需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