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学生感觉自己患了焦虑症和强迫症,感觉有严重的精神障碍,该怎么办?
- 一名学生发现自己精神有问题怎么办?
- 初三学生患有重度抑郁症中考怎么办?
去正规医院看心理科。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焦虑症强迫症严重了才需要吃药,这个要大夫诊断需不需要。
其实你是***的,至少你知道自己的情况,焦虑症会有很多身体症状,一般人会反复求医,但是就是查不出病因。被人形容为“逛医院”
你没有走这条弯路,而且遇到了我给你指点,要不然真的会毁了你一辈子。
焦虑症除了要接受心理辅导外,自己情绪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你要坚信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
如果你在痛苦里不能自拔,就赶紧去看医生。但记住,别去普通医院。那样就走弯路了。会花冤枉钱。
一定去精神心理医院!
不要咨询,直接找临床医生就诊。医生会问诊,他们能很好地判断你该不该住院治疗。
这个问题就交给无忧老师好了,焦虑到底可不可怕,同学你的这个强迫症加上焦虑症状就有点棘手了,强迫,焦虑,顾名思义,一个是自己担心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个是告诉自己非常这样做不可,左右不了自己的情绪思想,真的是左右为难。我们先来看看焦虑的表现在来看看你是否真的有焦虑症状
焦虑症的表现
内心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定遇到难题容易发激,想不想摔东西?
好的先忍忍,除了以上几种症状,焦虑症会导致生理上的症状,比如考试前拉肚子,考试呕吐,有的同学说我是特别的反感考数学,因为一考数学我就想吐,考试晕场,手抖动个不停,好像跳机械舞一样,女同学的话,经常反应就是,月经提前了或者就是不来了,越是考试的这几天,你会发现身体的一些症状越来越明显。
强迫症的表现
简单一点的,就是自己的人格导致的,大脑行为驱使着你的行动,并且这种症状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养成,很难改变的,别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是你没有办法阻止自己不去这样做,因为这种习惯早已经跟你的身体融为一体了,往往这样行为的人,大脑时常处于疲劳的状态,不是顺其自然的方式,只会让大脑超负荷运作。
以上症状该如何解决呢?
强迫症的话,首先你要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什么是逆向思维,就是反着来,比如语文考试,每次你都习惯先写作文,觉得不写作文就时间不够用了,这次你就要反着来,并且一定要坚持习惯养成就会改变这种强迫症,焦虑症的是一种很常见的一种症状,高一因为学习的事情焦虑,建议那科不行就补足哪科,大题永远都是拿分题,只有心里没有了担心,焦虑才会被清除,直面焦虑需要良好的心态,如果还没有解决,你可以找无忧老师,坐下来好好聊聊了。
关注走一波,有问题请您私聊无忧老师。
一名学生发现自己精神有问题怎么办?
朋友,多谢信任和邀请!这个学生一点问题也没有,他正常的让人放心,应该说智商高的吓人,他能发现自己的一些行为不正常,说明他(她)很正常!因为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些,你只需要多给些高质量的陪伴和引导就行了!
希望能帮到你!
少年学生,随着身体的成长,各种器官处于发育敏感又懵胧状态,有各种暇想,向往,以及烦恼和迷茫。很正常。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三毛的《雨季不再来》。都是描写青春期成长少年的烦恼,压制,以及烂熳的幻想。
与你分享一下自己的初中学生时代,那是八十年代,刚恢复高考不久。
虽然物质匮乏,学习也紧张,男女同学交往甚少,但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视觉总离不开瞄瞄俊男妙女。
放***会很想见到某某同学,当年的通讯不发达,唯有书信,寄纸条。为了见一下同学,什么谎言都编出来,骗取家长信任。如果见不到面,睡二天都不想吃饭,无精打彩。其实没什么,只是想看一眼,就这么简单。
如今科技发达,网络让许多神秘的少男少女只能感受的东西透明化,也让身体成熟的学生既向往又烦恼,神神叨叨像是精神出了问题。加之网络游戏让学生浮马游云。现实的学生跟高科技的速度,相形相悖,总会出现一些莫名的恍恍惚惚,这些都很正常,不是精神有问题,而是成长期必经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成长,自己会冷静地区分,就会好的。
第一,从目前的表述来看,还有一定的自知力,有求助的意愿。建议你让家人陪同你去专业医院就诊评估。睡眠有影响,情绪有变动,建议越早干预越好。现在的阶段就像你独自一人在满是旋涡和暗流的河流上游泳,可能游很久一直没有问题,很有可能会遇到危险,无人可求助。
第二,日常生活中可以考虑正念。正念呼吸,正念饮食,身体扫描法相对比较简单。具体的放松引导词与音乐在网上都能查到。平时放松可以考虑瑜伽。
第三,要考虑心理应激反应。可以向本市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辅导站电话热线求助,或者其他的网上查到的心理公益热线求助。超过心理咨询的范围的话,只能就医。
首先不要自己给自己贴标签,现在很多青年人喜欢万事问网络,有这个途径是很方便,但是网络里信息有很多是不准确的,特别是什么心理测试一类的东西,一是没有标准化常模,二是没有指导语,三是测试的[_a***_]自己主观评价等级的理解不同。
其次是不要过于担心所出现的症状,有些问题具有情境性,比如有的人在疫情期间出现情绪问题,有的出现类癔症性的惊恐发作,过二十分钟自行缓解。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和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和年龄有关。比如青少年常会出现癔症型问题,就是比较容易受暗示和自我暗示。随这年龄长大和心理成熟,有些症状会自行消失。
再次,出现问题症状要看看持续的时间和性质,有时候要到正规医院去看看。现代精神问题出现比较常见,但是有时候社会里总有些人很偏见,所以没办法要学会保护,和家人,亲密的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构建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
最后就是,精神疾病并不是没办法控制临床症状的,起码现代药物治疗效果也不错,很多大学生患有精神类疾病,在在药物控制和心理咨询的联合治疗下,社会功能完全能恢复,该考研的考研,该工作的工作。
回答了:这位学生有精神问题,他本人不知自己有病的。外人才知他有问题,毕竟各神态,动作,话语,眼神都与之前不同。关于这事,家里人就要注意,要及早送医,精神病医院。谢邀!
初三学生患有重度抑郁症中考怎么办?
第一,如果是专业医院确诊的,该吃药吃药,该休息休息。医生如果建议休学的休学,建议住院的住院。要是没有确诊的话,做好个人防护由监护人陪同孩子评估就诊。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第二,重度抑郁需要陪伴,住的楼层调整为一楼。最好轮流有人陪伴学生,尽量不要让学生一个人待着。
第三,中考的话,总得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恢复再说。休学的话,可以询问学校和当地的教育部门。中考每年都有,生命只有一次。
谢谢邀请:
首先为你的坚強而自豪,一个重度的抑郁症患者还在为中考准备着。
中考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将来自己能够考上好的学校,毕业后可以找到好工作。
前提是要好的身体,如果是我建议和父母说下,可以短期休学,去当地好的医院治疗,你还年青,相信自己可以走出。
很多小孩知道自己出现心理问题,不敢跟自己的父母说:怕失去上学的机会,而做为校方:害怕承担责人,人们误认为抑郁症的人都会自杀,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也想好,也努力过,只是严重的重度抑郁症“有幻听”现象,如果家人、朋友、社会不支持,才会做出最后的选择,(家人是最重要的倾听者、陪伴者、支持者),关爱他们从身边做起,关爱他们从我做起。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我心情有点沉重。
孩子初三了患有重度抑郁症,证明这个抑郁症不是一天两天了,作为家长沒能及早的给孩子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小问题慢慢变成大问题了,实在是令人惋惜。现在的孩子本就压力太大,孩子毕竟是孩子,心智完全沒有发育成熟,面对每天不断而来的学习压力、老师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还有同学之间竞争的压力,孩子不懂得如何自我解压、自我释放,所有的一切都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就憋出病了。
鉴于孩子现在的情况,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马上休学,不要再继续上课了
毕竟人重要,不是上学最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现在人都成这样了,学习再好有什么意义。再说了,已经是重度抑郁症了,还能学习吗?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的重度抑郁症有没有发作的时候,发作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会不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如果有发作的时候,我估计学校也不会让继续呆下去的。
二、抓紧看病,不能让病情再耽误了
首先家长要重视这个病,心理疾病和器质上的病不一样,器质上的病一般通过服药和做手术等能治疗,而心理上的疾病不仅需要治疗,而且还需要心理疏导。心理疾病不能完全依赖医生,需要家人正确的引导、耐心的疏导,不能再给压力了。要多进行有氧运动,要能看见孩子的难受,接受孩子的难受,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我们一般看见孩子的问题容易,但是看到自己的问题不容易,所以家长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源头上找原因,对于孩子出现的一切行为动作,家长要静心观察,找到原因,慢慢纠正改变,而不是简单粗暴埋怨。
三、用心陪伴,孩子的情绪需要被看见
人类用哭表达难受,用笑表达高兴,所以孩子有了情绪,需要心理疏导,而不是打压,打压或压抑只会让情绪淤堵,导致出现障碍。弗洛伊德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所以家长要真正看见、接纳孩子的情绪,正确面对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有一个有爱、暖心的流动空间,当孩子不舒服发泄时,家长只需倾听和接纳,无需安慰和评判,只要孩子将坏情绪说出来,发牢骚发出来就行了,家长无需过多过问,孩子说出来发泄了,心情就会很畅快了。这方面,给你推荐一本海夫人的《看见才是爱》看看。
四、摆正心态,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孩子都重度抑郁了,还想着考试,我不知家长是不了解这个病还是怎么回事。人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的,没有健康的身体,山珍海味吃着无味,没有健康的身体,腰缠万贯无福享受。所以,健康是生命的根本,只有孩子的病好了,一切都好说,上不上重点高中无所谓,考不上大学咱不上了,没上过大学而大有作为的人太多了,所以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
作为家长,应该感谢孩子,孩子通过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拯救自己也拯救父母,父母又有一次成长的机会,所以,父母不要把孩子的问题看成是问题,而是当作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到时候你将会孩子收获另外一种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