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梗塞的表现有哪些?日常需要怎样护理?
- 脑出血的病人应该如何护理?
心肌梗塞是当今社会中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之一,并且发展速度很快,所以及时的治疗是非常的重要的,那么心肌梗塞有什么症状呢,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心肌梗塞的症状
1、疼痛
这是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症状,并且也是起病的初始的症状,并且此病一般都发生于乳后或心脏的前部,有时会伴有剑突和腹部的压榨性的疼痛,会伴有紧缩感,症状和部位和心绞痛差不多,唯一不同就是此病的疼痛一般是很让人难以忍受的,并且服硝酸甘油和休息对此病没有作用。
2、心力衰竭
心肌梗塞也会影响左心衰竭,这病人一般会出现呼吸障碍伴随着咳嗽和紫绀的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引起肺水肿,从而有会引起右心的衰竭,所以就会严重的威胁到人的生命。
3、心脏性哮喘
这种症状一般发生于广泛前壁的心肌梗塞时,并且多发生在心肌梗塞发作24h内,同时也是初期死亡的重要理由之一。
心梗病人日常如何调理?
1、心理治疗
平时病人精神上要保持舒畅愉快,应消除紧张恐惧心情,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 动。并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感冒等。因这些因素都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坚持每天一杯苦芥乌麦茶帮助保护血管,预防复发
每天喝苦芥乌麦茶有助于防治心肌梗塞。苦芥乌麦茶口感醇香,很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日常饮用来***调理,预防脑梗塞。这个茶含有丰富的芦丁,一种可以帮助软化血管,清洁血液垃圾的物质,改善血管的通畅度和脆性。另外,这个茶是获得天然硒认证的,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饮用这个茶就可以给身体补硒,从而帮助维持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同时保护血管,提高免疫力,减少心血管病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3、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
卧床期间应加强护理。进食、漱洗、大小便均要给予协助,尽量避免患者 增加劳力。以后可按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室温合适。
4、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及便秘
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期作肢体被动活动,避免肢体血栓形成。 由于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要提醒病人排便忌用力过度,因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 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可给些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便前可给予口含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等。
5、饮食调养
饮食宜清淡 要吃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的食物如青菜、水果和豆制品等,每天保持必需 的热量和营养,少食多餐,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负担,忌烟、酒。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 、肥肉和巧克力等,有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正确记录出入水量。
6、让患者身心保持平稳
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一旦发生,首先应让病人安静平卧或坐着休息,不要再走动,更不要慌忙搬动病人。如给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不见效而痛苦未减轻时,应观察病人脉搏是否规律,若有出冷汗、面色苍白和 烦躁不安加重的情况,应安慰病人使之镇静,去枕平卧,有血压表的可以测量血压。然后可请卫生站或地 段医院医师出诊,初步处理平稳后再转送医院治疗。如病人发生心脏突然停跳,可在其胸骨下段用拳头叩击,进行胸外挤压及人工呼吸。
7、警惕不典型的发病表现
有时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症状很不典型,如有的病人可出现反射性牙痛, 也有的心肌梗塞先发生胃痛。遇到这种情况,务必提高警惕,凡有冠心病病史的病人,均不可忽视,应尽 早就医诊治。在病情平稳[_a***_]期要防止病人过度兴奋,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适量的体力活动,以预防病情的反复。
总体而论
患者要秉持终身治疗的观念,配合治疗,做好病情监控,平时要注意良好生活习惯,同时不能过于劳累。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在发生心肌梗塞后会产生再次发作的恐惧,高额的治疗费用、不能再进行劳动,会产生心理上的自责与抑郁。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
2、护理要点
(1)患者应该保持乐观、平和的生活态度,同时可以从事下棋、阅读书籍等活动,转移注意力还能保持良好地参与生活。
(2)家人要营造安宁的氛围,避免对病人过多干涉、避免过多的干预,当病人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消极情绪时,家人要给予足够关怀和支持。
用药护理
1.心梗病人要谨遵医嘱、按时用药。
2.如果病人经常胸痛发作,使用硝酸甘油无效时,应当及时就医。
生活管理
1、发病12小时内应该卧床休养,家属不要打扰。卧床休息能够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减少心肌耗氧量。
2、病情稳定后应保持一定的活动量。
3、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
4、戒烟。
5、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
6、养成定时排便的生活习惯,排出体内毒素,避免便秘过度用力情况的发生。
脑出血的病人应该如何护理?
脑出血:为脑实质内出血,可发生于大脑半球、脑干、小脑、以内囊处出血最常见。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外伤、脑血管畸形等均为出血原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血管弹性降低,或产生小动脉瘤,当兴奋或活动,在高血压的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血管破裂,以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豆纹动脉最为常见。血液进入脑实质,破坏了脑组织,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1 脑出血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过度、酒后或排便用力等
2 剧烈头疼、头晕、呕吐(颅内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3 出血越多,意识障碍越重,鼾声呼吸,可伴有抽搐或大小便失禁,同时可有上消化道出血。
为此指定了以下几点护理措施:
1 维持或稳定患者生命功能、防止颅内再出血及脑疝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病)或进一步改善脑部缺血区的血液供应(缺血性脑血管病)
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观察脑出血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现象,或脑血栓形成患者是否因缺血、缺氧致脑水肿、进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发现颅内压增高,应遵医嘱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的形成。
3 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患者,让患者侧卧位,头部少抬高,以免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4周。限制家属探视,一切护理操作轻柔,头部置冰袋,可防止继续脑出血。
4 补充营养 保证足够的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每日总热量应该保持在8368KJ。
5 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
6 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局部组织受压。
7 言语训练 在肢体康复的同时与语言训练同步进行,早期与病人加强非语言沟通,讲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使病人有讲话的欲望,指导病人反复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听读、强化***,直到病人理解为止。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时,有简到繁、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并及时鼓励其进步,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关注护理点滴,每天学点护理知识,若有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护理点滴为你解答
急性期当然是保命为主。当病情稳定后,我们就要针对出血后症状对症治疗,比如良肢位摆放,主动被动关节活动,语言认知功能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建议每两小时主动或被动翻身,以防压疮。
1.维持或稳定病人生命功能、防止颅内再出血及脑疝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病)或进一步改善脑部缺血区的血液供应(缺血性脑血管病)。对神志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悲观的情绪。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观察脑出血病人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现象,或脑血栓形成病人是否因缺血、缺氧致脑水肿,进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发现颅内压增高,应遵医嘱静脉快速滴人甘露醇等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的形成。
3.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病人,病人侧卧位,头部稍抬高,防止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4周,限制探视,一切护理操作均应轻柔,并头置冰袋,可防止继续脑出血。脑血栓病人***取平卧位,以便使较多血液供给脑部,头部禁止使用冰袋及冷敷,以免脑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而使脑血流量减少。严密监测血压,发现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4.补充营养 急性脑出血病人在发病24小时内禁食,24小时后如病情平稳可行鼻饲流质饮食。每次鼻饲前应抽吸胃液观察有无颜色改变,如发现胃液呈咖啡色,应高度重视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鼻饲液体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每日总热量8368kJ,保证足够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根据尿量调整液体及电解质,保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每日控制在1500ml左右,注意静滴速度、避免肺水肿。意识清醒后如无吞咽困难,可撤掉胃管,酌情给予易吞咽软食。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进食时病人取坐位或高侧卧位(健侧在下),进食应缓慢,食物应送至口腔健侧近舌根处,以利吞咽。
5.生活护理 由于肢体瘫痪、卧床等原因,病人自理能力缺陷,应协助病人进食洗漱,防止呛咳,做好大小便护理,预防便秘。
6.促进病人肢体功能恢复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每2小时翻身1次,以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进行关节***及被动运动以免肢体废用,病情稳定后,特别是脑血栓病人的瘫痪肢体在发病1周后就应进行康复期功能训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7.言语训练 在肢体康复的同时应与语言训练同步进行,早期与病人加强非语言沟通,讲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使病人有讲话的欲望,指导病人反复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听读、强化***,直到病人理解为止。再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由简到繁、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并及时鼓励其进步,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