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知识点解释下?
-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历年必考的知识点有哪些?
- 中医证考试内容?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如何复习《中药学》辨识中药?
医易不分家,我没有学习过易经,但我知道,易经是研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比如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知道懂得规律就可以趋吉避凶,这种学问适合任何行业,尤其是中医的核心问题阴阳,五行注重阴阳平衡,相生相克的平衡。以上所讲就是讲生克的关系,里面涉及天干地支与五脏生克关系,五脏与五行相对应,比如肝属木,遇见阳金必克肝木,遇见阴金阳木反克阴金类推。中医学五运六气中的五运就是按木火土金水顺序排列,六气里面的主气,客气,司天,在泉相互之间一直在变化。这种变化是以生克强弱决定每一步气六十天的变化。还有很多就不说了。
中医诊断
1.夏季发热秋后自愈——气阴两虚
2.亡阴之汗-——汗热而粘如油 手足心汗出量多——阴经郁热
3.目昏——视物昏暗不明 模糊不清
4.精神疲惫 神识朦胧 困倦嗜睡——心肾阳虚
5.口干 欲漱水而不欲咽——营分热盛 口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入水即吐——痰饮内停
6.厌油脘闷 便溏不爽——湿热蕴脾 大便时干时稀——肝郁脾虚 先干后稀——脾气虚
7.痰浊阻滞则月经过多或崩漏
8.抟——壅滞 清 -阳证
9.囟填为邪热亢盛 小儿昏睡露睛 ——脾胃虚弱 指纹色紫黑——血络闭郁
10.口疮——口腔肌膜灰白色小溃疡 周围红晕 局部灼痛 口边生疮——心脾积热 咽部溃烂成片——肺胃热毒 未化脓为热盛
11.手足蠕动-阴虚风动
12.痈疮——湿热火毒
13.芒刺舌——胃肠热盛 地图舌——舌苔不规则脱落 边缘突起 界限清楚
14.舌晄白如镜——营血大虚
15.眼眶周围发黑——肾虚水饮
16.热邪犯胃——吐粘稠黄水
17.错语——心气虚弱 短气——气短不足以息
18.动脉——短如豆 滑数有力
19.微弱濡共同特点——脉形细 代脉——主惊恐 跌扑损伤 迟而时止 止有定数
20.缓脉——湿病 疾脉——热证里虚
21.久病肌肤枯涩——气血两虚
22.胃——从容和缓 神——柔和有力 根——沉取尺部
23.伏脉——邪闭痛极 革——亡精失血
24.洪革濡——脉位表浅
25.表证与里证最重要鉴别——寒热是否并见
26.阴虚——两颧潮红 阳虚——小便清长
27.面色黧黑——血瘀 口苦口干——肝胆湿热
28.惊悸不宁失眠多梦烦躁不安 苔黄腻——胆郁痰扰
29.寒痰——易咯 小便浑浊——脾虚气陷
30.突然昏仆 口眼歪斜——肝阳化风
31.手足蠕动 舌绛少苔——下焦病症——血分
32.太阳蓄血——小便自利
33.阳明病——里实热 太阴病——里虚寒,以上内容由阿虎医考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证考试内容?
中医证考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形式:中医证考试分为综合笔试和实践技能考试两部分。
2. 考试时间: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技能考试时间为6月3日至6月11日,综合考试时间为一试:8月18日至8月19日,二试:11月。
3. 考试范围:中医证考试范围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皮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口腔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肿瘤学、中医针灸学、中药学等方面。
4. 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中医证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考生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5. 备考方法:备考中医证考试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可以通过口诀连串知识点,高效掌握考点,记忆离不开重复,一定要根据记忆的规律去及时复习巩固。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如何复习《中药学》辨识中药?
如果是单纯应付考试,可以多看看历年的真题,背诵重点,也就是常考的知识点。比如麻黄除了有宣肺平喘作用,还有利尿消肿的作用等等之类的。
如果是为了学好中药,真正的学会鉴别,建议去中医院校,很多中医院校有百草园,里面种植很多中药,对中药的植株进行观察,单纯看书看图片描述的中药植株,你永远是记不住的。另一个是去药材市场,或者是医院的中药房待上一段时间,去学习抓药,对于药物的四性五味,没有毒性的,可以自己尝试一些。这样你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中药饮片的药性。所以见多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