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少职业暴露风险的源头控制措施有哪些?
- 职业禁忌和职业病的划分?
-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15种还是132种?
减少职业暴露风险的源头控制措施有哪些?
一、首先应立即进行局部挤压与消毒。
二、及时报告科室领导及有关负责人。
三、进行风险评估,即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四、实施预防性用药。
五、定期随访监测。
高风险人群如何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血源***原体职业暴露风险控制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首先是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再次是个人防护(PPE)和接触后预防措施。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主要的方式。减少锐器伤最有效的措施是消除工作场所的锐器危害,如:消除所有不必要的注射,如用喷射注射器来替代注射或针具;推广无针系统。研究显示,使用无针系统静脉注射能将***伤降低78.7%;禁止将没有分离针头的注射器丢入感染性医废之中。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医院层面,制定预防职业暴露的相关政策或制度,如美国在2000年11月通过了《***安全与预防法案》,从法律层面强制医疗机构使用安全器具;加强培训,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掌握预防职业暴露措施和暴露后应急处理方法。一项关于中国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大型调查结果显示,未接受职业暴露培训的医务人员***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接受职业暴露培训人员。
标准预防认定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器械均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取防护措施。
以上就是关于职业暴露后五个步骤相关介绍。对于需要经常接触到传染性患者的朋友,一定要学习这些这些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对于传染性强的疾病最好做好一切预防工作,保护好自己不被感染,如果不小心被感染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应急处理。
职业禁忌和职业病的划分?
以职业行为来划分。职业禁忌是指工作中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凡是不符合职业规范的行为,均可被视为职业禁忌。而职业病则是指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长期职业接触某种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15种还是132种?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15种职业病一共有10大类115种职业病。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γ射线,细菌,霉菌。
长期强迫***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均可引起职业病,
应该是132种。
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新增18种,类别仍为10类。
新增加的职业病包括: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硬金属肺病
白斑
爆震聋
铟及其化合物中毒
溴丙烷中毒
碘甲烷中毒
氯乙酸中毒
环氧乙烷中毒
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
冻伤,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莱姆病
毛沸石所致肺癌
胸膜间皮瘤
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β-萘胺所致膀胱癌
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近日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为了保持与《职业防治法》中关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表述一致,将原《职业病目录》修改为《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的原则和职业病的遴选原则,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原来的115种职业病调整为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其中新增18种,对2项开放性条款进行了整合。另外,对16种职业病的名称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仍然将职业病分为10类,其中3类的分类名称做了调整。一是将原“尘肺”与“其他职业病”中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二是将原“职业中毒”修改为“职业性化学中毒”;三是将“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修改为“职业性传染病”。
此外,还对职业性皮肤病、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传染病等做了相应调整。
本次《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倾向生产一线作业人员。例如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林业、建材、机械加工行业作业人员,另外,还涉及低温作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和人民警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