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精神疾病排名第一-who精神疾病排名第一的是

全球游戏公司联合声明,最终世界卫生组织并未将游戏成瘾正式确认为精神疾病,怎么看?医生能治好精神病吗,说良心话?你怎么看?世卫将“游戏成瘾”归为“精神疾病”这个问... 显示全部
  1. 全球游戏公司联合声明,最终世界卫生组织并未将游戏成瘾正式确认为精神疾病,怎么看?
  2. 医生能治好精神病吗,说良心话?你怎么看?
  3. 世卫将“游戏成瘾”归为“精神疾病”这个问题你如何看待?

全球游戏公司联合声明,最终世界卫生组织并未将游戏成瘾正式确认为精神疾病,怎么看?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后,很多人奇怪的发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不过现在不用担心了,全球游戏公司发联合声明:游戏成瘾并未正式确认为精神疾病。

WHO前几天更新的ICD-11正式收录了“游戏成瘾”,并给出了相关症状病情观察期以及如何诊断的指导。不过目前的ICD-11仅属于草稿阶段。而在最新的ICD-11中已经将“游戏成瘾”移除。
这个更改则是来源于全球游戏产业的共同努力。来自全球的各地的游戏协会:ESA、ESAC、EGDF、IESA、IGEA、I***E、K-Games以及UBV&G发布联合声明希望WHO能够重新考虑将“游戏成瘾”列入ICD-11的做法。

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任天堂、EA、微软、育碧、索尼等成员,还有16个国家的游戏开发者。

who精神疾病排名第一-who精神疾病排名第一的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WHO新的草稿ICD-中已经将
“游戏成瘾”移除,但“游戏成瘾”依旧是一个民众关心的社会话题。如果处理好“游戏成瘾”任重而道远。

这一次由于游戏社团的干涉,游戏成瘾被移除,到底是福还是祸,这就要交给全球民众来评论了!

医生能治好精神病吗,说良心话?你怎么看?

原则来讲能治好,至少能够精神问题的减轻,***主要原因个人主观思想凝固化,一根筋造成的,医生和药物只是客观的调整关健问题是自己强化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遇到问题的看法也就是说要彻底解放思想才能逐渐的好转

who精神疾病排名第一-who精神疾病排名第一的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可以精神障碍疾病确实有它的易复发特性,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作为精神科医生更不会去否认,就像控制的再好的高血压在一定复发诱因的***下还是可能复发一样,这就是慢性病。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精神障碍患者是被彻底治愈了的,再也没有发病过。至于具体是否发病,关键看患者的具体疾病诊断,对于疾病的认知,配合治疗尤其是坚持服药情况,所处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等等。为什么你会觉得精神障碍疾病都治不好因为你听到的可能都是反复治疗的例子,而不再发病的患者又怎么会主动提起自己曾经的患病经历?毕竟我们的社会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可真的称不上友好。

彻底治愈精神疾病不是

以我们认知度最高的抑郁症为例,虽然是复杂的慢性疾病,但是如果首次治疗效果理想,并且遵医嘱坚持维持期治疗6-8个月,那么在医学统计上是有50%的抑郁症患者今后不会再复发的,我是精神科医生,这是全世界统计的医学数据,没有证据是不应该依靠偏见去反对的,不是吗?

who精神疾病排名第一-who精神疾病排名第一的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抑郁症患者反复发作,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因为绝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根本就没有去接受系统的医学治疗,或者是在门诊吃了一段时间药,觉得好了或没效果就没有征求医生的意见自行停药了,或者接受了一些所谓的非医学治疗,上当被骗错过了治疗时机。

前不久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时候,人民日报曾经发布了一组关于我国抑郁症现状的组图,其中下面一张图就明确的指出来我国患者存在的治疗误区。这是一种连我这样的精神科医生都十分挠头的复杂疾病,没有人能确定治好某一个抑郁症患者,但我们都在尽力的治疗每一个抑郁症患者,请一定相信你的医生。

再说一说人们认知中最严重危险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确实是最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但精神分裂症绝对不是不能治愈的,虽然在医学上我们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精神症状控制复发为主,但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被治愈的例子,虽然人生很长,谁也说不准她们以后还会不会发病,但确实治疗后很多年没有再复发过,而且都完全的恢复了本来的生活。

其实从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的全世界大会上对精神分裂症诊断做出的修订就能看出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态度。WHO在最新颁布的ICD-11国际诊断标准中的精神医学部分,将精神分裂症诊断修改成了:

  • 6A20.0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

  • 6A20.00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急性

  • 6A20.01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部分缓解

  • 6A20.02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完全缓解

  • 6A20.1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

  • 6A20.10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急性期

  • 6A20.11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部分缓解

  • 6A20.12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完全缓解

  • 6A20.2精神分裂定,持续发作

我们可以看出,最新的精神分裂症分类标准已经明确的诠释出了精神分裂症同样有完全缓解,恢复社会功能,重新回归社会的可能性。希望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能明确这一点,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希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

精神病人能治好,和正常人一样,回归社会,自食其力。有家人的关怀,有老伴的爱护,能担起家里的事情。但是,别受到伤害和太大的打击,一般不会范病,我身边就有例子,几十年都没范过病,而且跟正常人一样生活。

精神疾病,虽不见器质性变,但病程一般迁延数年,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其中部分患者最终会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状态

其实这不能算“根治”,但这的确是最好的结果了。

想做到这样,长期正常生活而不复发,需要做到两点:第一,找到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第二,治疗越早越好。这两点有一点做不到,治疗几乎就是在说空话。

我觉得这个问题只能说控制。治好肯定是不可能。因为***他是[_a***_]大脑神经的一个损伤。只能用药控制它不发作。他和癫痫感觉是同一个类型,都是大脑神经系统的问题。不能受***。随时随地都可以发作。因为我亲戚家有个小孩,他有个这种癫痫,应该就和***差不多就是属于神经问题。去了好多医院就是控制。没有别的办法。

世卫将“游戏成瘾”归为“精神疾病”这个问题你如何看待?

如果一个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任自己的精神和肢体随意流浪,今生将一事无成,成功人士自我强制力象气车刹车一样,随时可停可走,我认为,人除了吃饭和睡觉去厕所不能丟,其它什么都可以自我强制割掉!

联合国在世界什么地位大家都心知肚明,而联合国下属的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归为“精神疾病”问过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没有。

简单的来讲就是问过美国同意了吗?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游戏厂商,每年为美国要创造数亿的税收,就这么突兀的决定,问过特郎普了没有!

所以这次WHO将“游戏成瘾”归位“精神疾病”最后也是闹了个不大不小笑话,最新的ICD-11号文件,已经将“游戏成瘾”删除了。

谢邀。有句话叫“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虽然听起来逆耳,但很多时候都很适用。

例如,什么叫做“酒精依赖”?这在医学界早已经被定义为一种脑病,而且有一套诊断标准。

如果说喜欢喝酒,那么十个人里八个都有一点,但是,普通人的酒瘾和医学意义上的“酒精成瘾”并不是一个概念,爱喝酒也不等于患上了“酒精依赖”。——虽然严格意义来讲,大部分人喝酒的剂量都是不健康的吧。

同样,“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到底什么,将来要如何判断一个人仅仅是喜欢玩游戏,还是“游戏依赖症”,这才是这出节目的重头戏,和认真对待这个话题的人们该去关注的。

络子本人反对“以不健康的方式、体罚治疗网瘾”,然而,我和大夫们交谈中,也确实得知了所谓“游戏依赖症”的孩子严重到什么程度,如何一会没玩游戏就大哭大闹茶饭不思,如何为了上网吧坑蒙拐骗、甚至打爹骂娘等等。的确是表现出了不少的“成瘾”症状。

普遍来讲,判断一件事物“爱好”与“成瘾”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是否产生了依赖效应。在此之外,才有更多的,基于心理学神经病学等的诊断标准。

喝酒一顿喝进了ICU,并不能说明是酒精依赖症、酒精成瘾。

肝舰娘熬了一个通宵,也不能说就是游戏依赖症、游戏成瘾。

但是一件“嗜好”,变成一会不接触就茶饭不思,浑身难受,歇斯底里,丧失正常理性,那肯定是不健康的

例如这位叫做王刚的青年,由于DNF“成瘾”,欺骗父母在外流连网吧十年,一身重病,肺都成了丝瓜状,以至于不治身亡,真的是玩死在了游戏上。

络子个人觉得这个案例就可以被判定为“游戏成瘾”,我个人也是个十多年的老玩家,刷过夜通过宵,但是绝对不会在生病难受的时候依然废寝忘食的打游戏,一般玩家也绝对不会到这种程度。

但是,如果仅仅是爱玩几款游戏,耽误了一些时间,就被说成瘾,那肯定也是不对的。

就我个人看来,网瘾治疗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游戏成瘾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业内有句话叫,“游戏策划比爹妈还懂孩子”,事实上就是这样。为了提高游戏时间和玩家的付费,游戏厂商运用了各种斯金纳箱原理在内的专业心理学内容,精心设计游戏“张力”,通过种种行为控制手段促使玩家黏在上面。就现在各种“游戏设计课程”,把这些东西都掰开揉碎的分析了个底掉了。所以说,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孩子一头扎在游戏上,那是真的在“懂孩子”这方面,不如这些有大数据支持的心理分析师和精算师专业。

而这种问题,长期以来根本得不到专业的控制和约束!

我个人还是认为,如果诊断标准的当,这个“心理疾病”的正名还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通过医学渠道让人们仔细反应一下“玩家行为控制”这门黑暗的艺术对人,特别是缺乏判断能力的小孩子心理的恶性影响。——当然,你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列在医学概念的“游戏成瘾”范围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atncure.com/post/4235.html

huangp1489 2024-08-28 10:47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