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个月宝宝会得手足口吗?
- 造成小儿耳聋的两大常见原因是什么?
- 如何安然度过“手足口病”高峰期?
每个当妈的都希望自家宝贝健健康康。可随着天气变暖,6月已至,让爸妈们头疼害怕的手足口病又来了,最近这段时间也成了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育姐随便一搜,不少地区的疾控中心都发布了预警通知,网上也都是手足口病进入爆发期的新闻。让育姐没想到的是,上周我家熊熊的幼儿园有两个班都放***了,听说也是手足口病惹的祸!手足口病,真的是来势汹汹啊!
低龄儿童患病后得重症或者死亡的风险会变得更高,因此很多家长对这个病感到非常恐慌。手足口病真的有传说中这么凶猛吗?爸妈们又该怎样预防和应对呢?今天育姐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其实是由多类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就是“病从口入”。多发生于5岁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
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宝宝口腔、手、足等部位的皮肤上出现红疹及小水泡,还会出现会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厌食、肠胃不适等症状。妈妈们赶快对照自己宝宝看看近期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如何治疗手足口病?
万一宝宝已经中招,家长们也别太着急。其实大部分患病宝宝的症状都比较轻微,也没有并发症,这种情况7~10天就会自愈,也并不需要住院治疗,完全可以在家休息。如果不放心去医院,医生一般也会开一些抗***药物和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帮助缓解。
虽然有药物治疗,但也别忽视对熊熊的日常护理。奶瓶、奶嘴等物品要及时消毒,宝宝的衣物要选择宽松的,还要打开窗户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如果身上有***破裂的,可以适当涂抹一些药膏。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手足口病的症状都很轻,跟普通感冒差不多。但是有很小的比例会发展为重症,比如脑膜炎、心肌炎等,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你家宝宝在发病时有如下情况:持续不退的高热、精神萎靡或者烦躁、睡眠过程中一惊一跳、呕吐。请不要犹豫,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就诊,防止发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保持卫生
毕竟“病从口入”,宝宝和看护的家长要勤洗手,并且做好家庭清洁卫生、通风,宝宝常用的玩具、被褥、奶瓶奶嘴等要及时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2.隔离
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该减少或避免带宝宝到人群集中的地方玩耍,以防感染。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宝宝,如果没有做好患儿隔离,可能会引发整个班级的小朋友集体患病哦。
3.疫苗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种类较多,目前尚没有针对所有手足口病的疫苗,因此儿童可能多次感染发病。但因为EV71型***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引起重症及死亡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型别。
所以,虽然EV71疫苗并不能其他***引起的手足口病,但能有效减少重症的发生。并且打了疫苗后,一年内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效力都在90%以上。满6个月的宝宝就可以接种,越早接种就越早发挥保护作用。育姐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育姐再次提醒妈妈们,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最容易中招,尤其是孩子已经上了托班或者幼儿园,跟外界接触多的家长们更要重视预防。尽早带宝宝接种疫苗,同时做好日常防护,勤洗手,养成卫生好习惯,以防感染哦~
你好,造成小儿耳聋的两大常见原因是什么?耳聋原因很复杂,对于小儿来说先天遗传,后天获得都有可能。父母耳聋基因携带,遗传给孩子;[_a***_]孕期***感染,影响胎儿听力发育;出生后孩子生病,用药等原因造成听力下降。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1. 噪音造成小儿耳聋。走在街上,到处有商店用高音量立体音响为自己的商品做宣传,且声音刺耳。现代的父母呢,又都非常喜欢逛街,下班,周末,节***日,几乎都不会错过。带着心爱的宝宝逛街,让他们感受外面的世界,几乎是每对父母的做法,殊不知,那些高音量的音乐和宣传语对孩子耳朵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很容易引起孩子耳聋。
2、药物致聋。孕育期的准妈妈有时会身体不适,需要治疗一下,这时,用药需谨慎了。研究发现,妈妈使用的某些药物是导致小儿耳聋的原因。如果身体的不适通过调理不能解决,必须使用药物时,对药物的选择一定要上心,尽量选择对胎儿没有太大影响的治疗药物。
3、掏耳朵造成小儿耳聋。孩子时常会说耳朵痒,家长就会不分场合地随便取个发卡之类的物体给孩子掏耳朵,如果人多,不小心碰到家长了,或者物体不是很光滑,就有可能把孩子的耳膜戳破,造成耳聋。
4、外伤:如果小孩有经常挖耳朵的习惯,那么就很容易破坏耳鸣,最后导致耳聋。在日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是一些外来的损伤,比如说***、直接损伤、剧烈震动等都可以导致耳内组织器官的损伤。
5、噪音:有噪音导致的耳聋主要和小孩生活环境有关,如果小孩生活环境长期噪音多,这是直接造成听力损伤的重要因素,也是耳聋的重要诱因。如长时间在一个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下学习或是生活,听觉细胞就会逐渐受到损伤。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耳聋、听力下降的情况。
6、药物:家长由于不知道小孩耳聋的原因,长时间的对小孩使用耳药,耳毒性的药物是造成耳聋的一个重要因素,医学研究表明,能够造成耳聋的药物常见的有氨基甙类抗生素,还有一些抗肿瘤药物、利尿剂、抗炎止痛药等。
7、压力:由于现在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较优秀,给予小孩过大的压力,压力过大的累积是现今小孩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压力、疲劳等会使得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局部血管充血等情况,可能造成局部缺氧缺血的情况,若出现在耳部就会影响耳朵的组织功能,影响听力。
耳聋是由于经络不通引起的,主要是胆经、肾经、心经三条经络。引起经络不通的原因有三:1.先天不足,或者五行不平衡(可用中药调理)
2.使用药物不当、外力作用引发(可用中药、针灸、***调理)
3.业力风水使然,也就是因果(可用经咒、发愿行善、风水调理)
一点愚见,仅供参考。
任何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大脑听觉中枢病变都将可能导致听力下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防止小儿受外伤、耳道炎症、神经受损等等,外耳或中耳病变通过治疗恢复听力的几率较大,但是内耳或蜗后病变导致的听力损失很难通过治疗恢复听力了。
您好,任何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大脑听觉中枢病变都将可能导致听力下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防止小儿受外伤、耳道炎症、神经受损等等,外耳或中耳病变通过治疗恢复听力的几率较大,但是内耳或蜗后病变导致的听力损失很难通过治疗恢复听力了。
如何安然度过“手足口病”高峰期?
手足口病专门“欺负”小孩子,所以有孩子的家长千万注意了。
有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已达2.8万例,4月是一个新的高峰期。
手足口病有多可怕?
手足口病有多可怕?让我们用专业的医学知识来学习一下:
首先,手足口病分两类,轻度和重度。
轻度手足口病:90%以上的轻症手足口病可治愈,***用对症治疗,一般来讲5-7天就可治愈;
重度手足口病: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十分危险。低龄儿童发病后,会引发有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导致患儿肌肉萎缩、小脑功能障碍、神经发育迟缓、吞咽困难等后遗症,极少数危重患者救治不及可能出现死亡。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患病?
家长可以做的事情有3件:
首先,每天检查孩子的口腔上颚和咽喉,检查是否有小的溃疡、***;
其次,每天测量宝宝的体温,留意孩子的精神情况、进食情况;
最后,细检查孩子的手掌、手背、足部,检查是否有浅红色的小隆起状的皮疹。
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一定要告诉孩子,在把手洗干净之前,不要揉眼睛、抠鼻子、啃手,或者伸手抓东西吃。
6个月至5岁儿童建议尽早接种。此外,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
注射疫苗可以把病症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尺度之内,但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就不会得病。
如果患有手足口病的给孩子,要及时隔离,停课在家,避免把手足口病传染给其他的小朋友
同时,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家长要通知学校和经常一起玩的孩子的家长,让学校和家长做好准备检查、自查孩子是否被传染;
其三,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家里的顽固、孩子的用品都要重新消毒,并且放在阳光下面暴晒,防止***留在这些物体上,导致孩子二次感染。
如何安然度过“手足口病”高峰期?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3.4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这段时间尽量让孩子少出门或者是不出门。手足口病是及容易感染的,想要预防这种疾病首先你得了解这种疾病是通过那些途径传染的。在这里告诉大家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病人的唾液,粪便,***液,鼻咽分泌物,以及被病人污染的玩具,餐具,环境等...
在这里小编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家长出门回来后应该先洗手,换衣服或者是消毒后在和孩子接触。尽量不要亲吻孩子的嘴巴和手,不要和患者共用物品。家里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不要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经常对用过的各种物品进行消毒,包括小孩的玩具,餐具,奶具,以及衣物等... 重点强调要用84消毒液,被褥要经常爆嗮,或者用紫外线消毒。做到以上几点手足口病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