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价钱谦益其人其文?
- 找到人参要系上红绳,防止它长腿跑了,流传至今是真的吗?
如何评价钱谦益其人其文?
钱谦益: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钱谦益,明末东林党领袖,官至礼部侍郎,为名满当时的名士。后降清。说起这厮,不学文史的大概不太了解,但他夫人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柳如是。
作为被称为“主文章坛坫者五十年”的一代文坛领袖,文章自然自然多多,我自是学浅,但也自认为曾读过不少书了,这厮的东东还真是实在的没看过,但是却是记住了他的一句名言,“水太凉了”。
自己不肯殉国主动出城投降也就罢了,可他还写信对朋友劝降,带头剃头示众。剃就剃吧,他也要找个理由,说“头皮痒甚”,家人以为他去篦头,回来却“髡辫而入矣”,弄了个清式发型以示归顺清人了。这回是不痒了,做了贰臣就彻底踏实了,真真地伪君子一枚哈。家人来到湖边要效法屈原,直接下去就是了,何必还要找这为万世笑柄的理由。
钱谦益: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自己不肯殉国主动出城投降也就罢了,可他还写信对朋友劝降,带头剃头示众。剃就剃吧,他也要找个理由,说“头皮痒甚”,家人以为他去篦头,回来却“髡辫而入矣”,弄了个清式发型以示归顺清人了。这回是不痒了,做了贰臣就彻底踏实了,真真地伪君子一枚哈。
他那些好朋友中,顾炎武至死不仕清廷,河南巡抚越其杰和河南参政兵备道袁枢俱誓不仕清庭,相继绝食而死。相比之下,高下立现。
更为可恶的是,当有人指责他大节有亏时,他还把责任推到柳如是身上,“我本欲殉国,奈小妾不与可?”,害得***陈寅恪先生不辞劳苦,专门写了《柳如是别传》痛斥这厮的
钱谦益: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想那北方民族崇尚英雄,用可用之人,如洪承畴;而对钱谦益这类***的文人是一万个看不起的。降清后他不但得不到重用,还两次借故把他投入大牢,乾隆帝坚决将其列为《明史·贰臣传》之首,还专门写诗挖苦他“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下令销毁他的全部著作,甚至凡有他写的序文及校勘之书,统统在禁止之列。
禁止之列。
吴晗在评价这厮时说得中肯:“人品实在差得很,年轻时是个浪子,中年是热衷的政客,晚年是投清的汉奸,居乡时是土豪劣绅,在朝是贪官污吏。一生翻翻覆覆没有立场,没有民族气节,除了想作官以外,从没有想到别的。”纪晓岚则更为直接:“首鼠两端,居心反复。”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界称之为虞山先生。苏州人,清初诗坛盟主之一。
钱谦益生当明末清初,先是降清,后谋反清。东林党人,反复无常。诗作颇丰,传世有限。寿过八旬,列入贰臣。骨气没有,谋略不足。不曾杀身,未能成仁。苟活一世,因循以终。
十年前,我拼凑了几首所谓“诗”,选两首:
题牧斋集
绛云楼外雨绵绵,
梅柳春华弄晓烟。
东海琴尊敦劝驾,
南山雨露洽归田。
关河枕上催鼙鼓,
诗赋囊中抵债钱。
劫后昆明湖水碧,
晴光好放钓鱼船。
四海宗盟五十年,
浮沉心事总萧然。
衰残未醒苍生念,
贫病且随叔世缘。
清夜论兵弹名剑,
桃花得气落锦笺。
山庄红豆长相忆,
漫对秋波哭逝川。
对钱谦益众说不一,但是钱谦益是个自相矛盾,又左右不定的人,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说他自相矛盾,是因为他前后主张对立,一会儿用户这个,一会儿又反对那个,在对待前后朝廷的态度上出现多次矛盾的先例。说他左右不定是因为钱谦益想做官,又不甘心自己的追求,但是当利益到来时,或者说低三下四能求得一官半职时,又放下了自己的尊严,厚颜***登上宝座。
找到人参要系上红绳,防止它长腿跑了,流传至今是真的吗?
故事能被传承,是一种精神,而不是说这件事情发生具有真实性,就比如说人参果,中国千百年来,关于人参成精,化成人形报恩,这只是为了教育人的品行,至于是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任何故事都不能刨根问底,就是你真的刨了根也未必能找出真相来,就像中国的龙,有记载,有文献,描述的活灵活现,好像人们真的见过一样。也许吧,但需要真原型来证明,可是现在都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拿出证据来证明龙的存在,如果刨根问底这就没意思了,乏味无趣。所以说挖人参娃娃要绑红绳,这是一个彩头,寓意吉祥如意,传承几千年的事情也就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