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人有哪些饮食上的忌口吗?
- 帕金森病是什么病,科普一下?
- 什么是帕金森异动症?
神内小美医生;
回答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留言!
帕金森病患者建议均衡合理饮食,其实是与我们推荐的饮食方式(适用于普罗大众)!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
帕金森患者有时会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很多患者有时合并便秘,同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僵直甚至是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时当然对于饮食有需要注意(但并不是说有饮食禁忌),如建议清淡饮食,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排便!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要多样、均衡、搭配合理。
1. 饭:米、面搭配其他谷类食物,如小米、玉米、燕麦、荞麦、黑米、绿豆、红小豆、薯类等,一般每天吃300~500克。
2.蔬菜和水果:帕金森患者容易便秘,所以每天都需要吃一定量的水果、蔬菜,像芹菜、西兰花、甘蓝等均可以,一方面补充维生素,另一方面有通便效果。建议每人每天大约吃 300克的蔬菜或瓜类,1~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
3.肉、蛋、奶:肉、蛋、奶都属于蛋白质类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更是不可或缺。但唯一问题就是,蛋白质类物质会影响左旋多巴的吸收,服用美多芭、息宁的患者会有所顾虑,但只要把服用时间调整好,就能解决上述问题。
4.水:摄入充足的水不但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症状。争取每天摄入2升(8杯左右)水,如果不习惯多喝水,可以每天逐渐增加饮水量,争取达到每天6-8杯。还可以适当喝绿茶和咖啡。因为绿茶和咖啡可能对帕金森病患者有益处。
5.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把上述食物用搅拌机搅成糊状食用。 合理饮食,配合适当运动,以积极心态对抗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什么病,科普一下?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显示,患病率为15~328/10万人口,>65岁人群约1%;发病率为10~21/10万人口/年。P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社会因素、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PD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色素脱失,黑质色素变淡及出现路易小体。PD神经生化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脱失致上述部位及其神经末梢处多巴胺(DA)减少,(DA减少≥70%时产生PD临床表现),而黑质纹状体系统中与DA功能拮抗的乙酰胆碱(ACH)作用相对亢进,DA与ACH平衡失调。
在病程的中晚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便秘、睡眠障碍、认知损害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帕金森病,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少用或慎用可能导致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或尽量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必须使用,则应密切观察。
常见症状
1.静止性震颤
常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是拇指与示指呈“搓丸样”动作,患者一侧肢体运动如握拳或松拳,可使另一侧肢体震颤更明显,该试验有助于发现早期轻微震颤。
2.肌强直
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且呈一致性,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在有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中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称为“齿轮样强”。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
3.运动迟缓
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表现为手指精细动作如解或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缓慢,逐渐发展成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迟钝,晚期合并肌张力增高,导致起床、翻身均有闲难。体检见面容呆板,双眼凝视,瞬目减少,酷似“面具脸”;语速变慢,语音低调;书写字体越写越小,呈现“小字征”;做快速重复性动作如拇、示指对指时表现运动速度缓慢和幅度减小。
4.姿势障碍
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下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下肢拖曳。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动、转弯时步态障碍尤为明显,自坐位、卧位起立时困难。有时行走中全身僵住,不能动弹,称为“冻结现象”。有时迈步后,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其他症状
帕金森患者还会出现情绪低落、[_a***_]、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疲劳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一般在55 至60 岁。 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 一般都是由上到下的手抖。 行动步骤异常肌肉彊硬语言表达不自觉。 发病原因都是遗传与环境。 现在没有什么药物能治疗此疾病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
什么是帕金森异动症?
帕金森异动症(Parkinson's dyskinesia)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使用病理治疗药物,如左旋多巴(Levodopa)后出现的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它是由于帕金森病患者在长期使用左旋多巴治疗后,脑内多巴胺水平长期过高,导致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改变引起的。
帕金森异动症的临床表现为四肢和躯干不自主、不协调、不适当的运动,包括扭转、扭曲、颠簸、肌肉抽动、舞蹈样动作等。这些运动不受患者控制,往往出现在药物起效后,尤其是在药物达峰时期。
帕金森异动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因此,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医生在开具左旋多巴等治疗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减少帕金森异动症的发生。另外,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深部脑部***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等也可以用于帕金森异动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