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鸡育成期该如何管理呢?
- 为什么雏鸡天冷要被冷死?
- 小鸡不断生病是怎么回事?
肉鸡育成期该如何管理呢?
一、疫苗前期
免疫前两天可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来提高肌体免疫力,平衡细胞内的病毒个数、减缓应激,为肉鸡的免疫做准备。
二、免疫方式
育成期的免疫至关重要,重要能决定这批鸡的成败,所以这次做疫苗一定要做均匀。但是过了育雏期以,鸡群大小也会变得不是很均匀,因此肉鸡的个体饮水量就不均匀,这样免疫的方式就很重要。养殖户要注意免疫时把疫苗分成三份,控三个小时水后先给鸡饮三分之二的疫苗量,饮完后停一个小时再把剩下的三分之一饮完,这种方法能使疫苗饮用的比较均匀。
三、保肝护肾
在育成期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就是在肉鸡28日龄的时候要进行保肝护肾。因为前期用的药物对肝肾都有一定的损害,这个时期把肝肾调理好,内脏功能增强,为育肥期的‘快吃猛长’打下很好的基础。
育成期肉鸡的疫病预防和管理
四、易得疫病
在育雏期的15日龄~18日龄出现的呼吸道大肠杆菌治疗不彻底的话,肌体的免疫力就会降低,到育成期最易得的疫病就是混感。在这个时期养殖户需要在棚舍观察鸡群状况、管理情况、养殖环境等。养殖户治理好环境的同时用温和型的大肠杆菌、气囊炎和***药物彻底控制住该疾病。这是关系到养殖是否成功的重点之一。
育雏期温度忽高忽低。“有钱买药,没钱买煤”是许多养殖户的一大误区。很多养殖户怕烧煤,从而温度很难掌握,导致雏鸡得病用许多药物。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卵黄停止吸收甚至死亡。
密度过大,相互挤压。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放置的位置不当或环境突变、有异物***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每平方米可饲养30~40只,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5只左右。还应根据鸡的品种、大小、强弱的不同进行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挤压。
不注意鸡舍通风。育雏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由于雏鸡新陈代谢旺盛,鸡群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另外鸡排出的粪便,蒸发出大量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引起疾病。育雏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入鸡舍,尤其外界气温低时更要防止冷风吹入,以免雏鸡着凉感冒。
疾病预防不到位。养殖户很少注意育雏的保温设备、料槽、饮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雏鸡不能及时进行鸡新城疫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法氏囊、鸡痘疫苗等接种也不及时。雏鸡白痢和球虫病是育雏阶段两大疾病,育雏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和方法,等到病鸡出现症状后才***取有关措施,为时已晚。
饲料种类单调,营养不全面。雏鸡营养最为重要,一旦动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不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就会严重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表现体质瘦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要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和当地饲料来源、种类,因地制宜地配制全价饲料。
鸡舍的卫生差。养殖户一般不太注意鸡舍卫生,鸡舍地面的垫料长期不更换,不经常打扫,舍内温度过高,湿度大,鸡粪成堆,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长期生存,传染病和***病容易传播,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要搞好鸡舍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和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定期对鸡舍、用具进行消毒,再给予药物预防和治疗就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雏鸡是有可能会被冻死的。鸡对于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不是很强,至少远不如那些抗寒能力强的动物。如果在冬天气温低,是有可能会导致它们被冻伤或者冻死的。另外,雏鸡对于寒冷的耐受能力是远不如成年鸡的。如果冬天太冷,它们很容易被冻死。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小鸡不断生病是怎么回事?
首先从育雏期说起,出壳当天要注射马利克疫苗,第二天开始使用开口药,净化沙门氏菌,预防雏鸡白痢,之后根据自己准备的预防程序,根据日龄做好相关的疫苗,来控制鸡病的发生,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一定要勤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风,注意温度湿度,其实很多鸡病是可以避免的,或是饲养者经验不足造成的,这都是需要各位养殖者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不短积累经验的,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有更多养殖上的问题,可以和我私信,助您养殖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