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分贝对人类的伤害是多少?
- 什么病要多吃糖?
150分贝对人类的伤害是多少?
150分贝的响声: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
一、1分贝:刚能听到的声音
二、15分贝以下:感觉安静
三、30分贝:耳语的音量大小
四、40分贝:冰箱的嗡嗡声
五、60分贝:正常交谈的声音
六、70分贝:相当于走在闹市区
七、85分贝:汽车穿梭的马路上
八、95分贝:摩托车启动声音
九、100分贝:装修电钻的声音
十、110分贝:卡拉OK、大声播放MP3的声音
十一、120分贝:飞机起飞时的声音
美国言语听力、协会提醒: 长期在夜晚接受50 分贝的噪音, 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55 分贝, 会对儿童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60分贝, 让人从睡梦中惊醒; 70 分贝,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增加30%左右; 超过110 分贝, 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扩展资料:
功率类的分贝定义
分贝是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的级差单位,表示为DB , 其定义为:“两个同类功率量或可与功率类比的量之比值的常用对数乘以10 等于1时的级差” 。
同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单位的补充说明中对“可与功率类比的量” 加以了说明:“ 通常是指电流平方、电压平方、质点速度平方、声压平方、位移平方、速度平方、加速平方、力平方、振幅平方、场强和声能密度等” 。
根据分贝的定义,其数值的计算可以***用如下的计算公式:
在上述公式当中,Ndb 表示为信号p i 对po 的分贝值。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当中的pi 和p o 应为“功率类”的量,而非“电流、电压”类的量。
近年来,噪声污染日益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危害越大。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我们可以捂住双耳,或张大嘴巴以减小声音的伤害。
什么病要多吃糖?
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但很抱歉,没有这种病。虽然低血糖需要升高血糖水平,适当食用甜品也有益心理健康。但没有任何疾病需要所谓“多吃糖”,精制糖摄入必须被限制。
因为我们的身体对于精制糖其实是没有需求的,身体对糖分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碳水化合物摄入实现。
精制糖被称为20世纪以来最受欢迎的毒品,过多摄入糖不仅会升高糖尿病的风险,还会直接导致心脏病,肥胖症。
而当我们说到糖的时候,大多是说“游离糖”,这种糖在18世纪后才开始大规模流行,之前是只有有钱人才能享受的美味,而现在几乎无处不在。小小一瓶饮料里,都含有人一天所需要的所有“游离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摄入游离糖不应该超过50克。而一罐330毫升的可乐,几乎就占了一大半,更不要说超市里超过一半的包装食品,都添加了额外的精制糖分了。
就连低血糖症,也不需要多吃糖
我们体内的糖其实并不需要精制糖来补充。对于人体,我们主要吸收的是广义上的糖,也就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其实了很多糖聚齐在一起形成的多糖。而在体内一步步被降解,就成为了我们细胞能使用的葡萄糖。
而精制糖也就是蔗糖最后也是代谢为葡萄糖与果糖,只不过速度更快。
所以低血糖除了出现大脑糖分不足导致的中枢神经症状,比如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需要饮用糖水来快速补充糖分。没有出现症状时,主要还是以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饭,面条来提供糖分。精制糖只是应急之用。
对于一切需要升高血糖的疾病,除非急性的情况,都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达到,并不需要特意摄入精制糖含量高的食物。为什么维持一般的血糖水平,少吃多餐,均衡饮食就足够做到了。
所以对于吃糖,一切都讲究个适度,如题主所说的“多吃糖”,对身体的害处绝对是大于益处的。
作为有5年糖尿病教育管理师,看到这个题目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低血糖症。无论是针对糖尿病患者,还是普通人群,低血糖症可能发生。
按照临床诊断标准,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诊断标准为血糖<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范畴。这也说明了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要比非糖尿病患者更为危急,所以把预警的指标提高了。当人处于低血糖的时候,除了发生心慌、手抖、大汗等情况,还将能出现头晕、认知障碍、情绪改变等,甚至发生昏迷,或者导致严重的脑死亡,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可利用的能量来源就是葡萄糖,当它感知到血糖值下降后,便出现“***”状态。而很多人在发生低血糖头晕的时候,还可能引发摔倒,引发身体的其它伤害。因此,临床医生特别担心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
那应对低血糖症的方式就是及时补充糖。但要注意的(敲黑板),也不是越多越好啊。临床医生教给糖尿病患者一个口诀来应对低血糖,“吃15-等15”。吃15--即吃15-20克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也就是约为常见饮料150ml或者泡咖啡的方糖2-3块或者一勺(单人家用汤勺)蜂蜜等。吃过以上举例的某一种糖类食品后,等待15分钟,复测血糖,观察血糖指标及低血糖症状是否已恢复正常。如果还未恢复,请再进行一轮“吃15-等15”,在此特别强调的是,如果患者年纪较大,建议进行一轮后症状及血糖指标未能恢复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