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怎么解释碱性体质和酸性体质?
- 酸性体质容易患癌症吗?是不是真的?
中医是以《易经》理论为基础,全本《黄帝内经》都贯穿着《易》的“阴阳五行术数″的理论指导。所以中医只讲阴阳五行术数,并以此为标准来划分病证、体质等等。不谈酸碱性,也不等于人体沒有酸碱性。只是以酸碱作为划分标准是沒有抓住人体疾病的本质,以此标准来划分必然错误百出,乱了套!《易》是中国古圣观天地察人情而发现的宇宙最基本的规律,是万物之共性的根源。以此为标准来划分区别事物人体等等,才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会有正确的区分和对策。西洋思维重局部重细微,往往看不到大局。“只见树本不见森林″,必然有失正确性。而中华思维能观宇宙之大局,能明方向辨真伪却不重局部枝末之变化。正如:中医的阳性或阴性体质的人,都可能出现酸性或碱性,所以以酸碱为划分标准就不能区分阴阳之别,下药必错。又如西医总叮嘱人们多喝水,岂知寒湿体质的人忌多喝水。就是因为西医的基础指导思想有误,不遵《易》指导,其他之一切均是乱了套!
中医方面并无酸碱体之说,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产生含酸的代谢产物和碱性产物,但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份。体液也会中和酸碱平衡,使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一7.45的弱碱性状态。
所谓的酸碱性体质可能是商家近年来不断向消费者灌输的一个概念,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认为人体液偏酸会导致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由此一些保健品宜扬排酸功能。部分美容院也推出了海藻排酸项目。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从根本上否认了酸碱体质说法,目前医学界尚无“酸碱体质”的说法。
所谓的酸碱体质,这个概念都是被市场上卖保健品的以及净水器的商家炒作的产物,根本不存在这种体质分类。
人体血液PH值正常范围在7.35~7.45的弱碱性内环境,并且机体有一套很完善的系统来维持这个平衡,比如通过胃肠排泄、呼吸排泄以及肾脏代谢排出酸性废物。如果低于7.35,人体就会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就会出现酸中毒,危及生命。如果高于7.45,就会出现碱中毒,同样会危及生命。
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北京中关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苏明山和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董行运介绍,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地产生含酸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和碱性产物。但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碱平衡,因此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人体的体质不会是酸性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尹志超也表示,中医方面并无“酸碱体质”之说,只能说人体在摄入过多酸性物质之后,可能会出现“阴虚”症状,诸如虚热、盗汗、睡眠不沉等症状。不过,出现这些症状并非都是酸性在作祟。 ”
酸碱体质,一直就是个伪命题!凡是宣传酸性体质易患病,服用某保健品或用某净水器就可以调节人体酸碱度,达到酸碱平衡的人,多是别有用心或被虚***信息蒙骗的人群。在虚***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擦亮眼睛,相信权威机构的分析,保持清醒的头脑!
中医没有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说法的,西医才讲酸碱。西医有酸中毒和碱中毒的诊断与治疗。酸中毒分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也是分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实际上低水平的代谢性酸中毒就是中国人说的“酸性体质”,低水平的代谢性碱中毒就是我们说的“碱性体质”。
那么是否存在低水平的代谢性酸中毒(酸性体质)?
当然存在(酸性体质)低水平的代谢性酸中毒。下面摘录《酸碱失衡及治疗》(第157页),【这里我们讨论的是摄取典型的现代美国食物的人们的酸碱生理学问题,由于这些食物的性质以及老龄化的效应,很多原本健康的成年人经受了慢性、进行性的、有害健康的高氯代谢性酸中毒。同时我们发现这些人从现代食谱中获取的营养不能使机体出现遗传选择上理想的轻度代谢的内环境。现代社会的食谱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反应了由前农业时代***-***集型碱性食谱向现代农业酸性食谱过度的趋势。】摘录《酸碱失衡及治疗》(第159页),【饮食结构差异造成的NEAP(内源性酸的净生成)的微小差异也能使得健康个体之间血[H](氢)和血浆[HCO3-](碳酸氢根)产生差异。实际上,由饮食决定的NEAP产生的幅度决定了人们代谢性酸中毒的不同程度。】酸性体质是存在的。
“酸性体质”对健康有危害吗?
摘录《酸碱失衡及治疗》(第158页),【我们将讨论一些由前农业时代向后农业时代转变过程中,食谱变化导致的病理状况;阐述食物引起的,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状态、缺乏碱中毒状态,同时伴有食物中K+缺乏;以及以上情况对老龄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泌尿系统结石、高血压、卒中、肾功能不全等的致病作用。】“酸性体质”对我们的健康是有害的。
参考文献《酸碱失衡及治疗》科学出版社出版。 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26个国家作者的帮助下编写的新书。被美国医学院协会***(Joedan J . Conhen,M.D.)誉为关于酸碱平衡领域的一本新的百科全书。
本书:可供临床各科医师、研究生、进修生参考使用。
作者介绍: F.John Gennari 美国柏灵顿蒙特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Horacio J.Adroguc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贝勒医学院教授,肾脏科主任。 John H.Galla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名誉医学教授。Nicolaos E.Madias圣伊丽莎白博爱医疗中心医学部***,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
碱性和酸性体质是希腊的古西医,跟我们的中医理论差不多,后来希腊古西医希波克拉底在这基础上完成了古西医的液体学说,即人体由血液、粘液、黄疸、黑疸平衡体液组成,这点上跟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也差不多。
酸性体质容易患[_a***_]吗?是不是真的?
近年来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就是酸性体质的人容易患上癌症这一种说法。但是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是错误的。
人体正常的ph值是在7.35到7.45之间,是偏弱碱性的。一般而言,如果身体当中的内环境,稳态受到了破坏,那么酸碱度也会遭受到破坏,但是人体会有很多的代偿机制去及时的稳定体内的酸碱度,所以人体内环境的ph值是处于动态平衡当中。其实纵观身体当中某些特定部位的ph值大部分是属于酸性的,例如胃酸在2.0到3.0之间,尿液4.5到8.0,皮肤4.0到7.0,唾液6.1到7.1,大家不要谈“酸”色变。
那么这句话是怎样来的呢?大概是由于在肿瘤病灶的检测周围组织的ph值,会发现组织的ph值都低于7.35这个下限值。但这并不是由于组织酸性化而导致的肿瘤的发生,而是肿瘤细胞在生长的时候,肿瘤的过度增殖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但是营养供给往往跟不上肿瘤的增殖速度,代谢速度也会有所减缓,细胞以无氧呼吸为主,就产生了过多的乳酸,这也就是为什么肿瘤周围组织ph值会偏低的原因所在。
通过上述的讲解,明白第一点就是酸性体质,这种说法本来就是错误的。第二点,肿瘤的形成并不是由所谓酸性体质这种说法引起的,更多的是由于不当的生活习惯,不当的饮食而造成的,所以生活当中要健康生活多运动,才能真正的预防癌症。
指导专家:胡炜,副主任医师,锦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从事肿瘤科工作14年,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恶性肿瘤的早、中、晚期化疗、生物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不是真的!
1.“酸性体质”说法由来已久
“酸性体质”有害这一说法流传多年了,在我身边能接触到的典型例子,就是我妈和我的三姑六姨们的手机里转发率非常高。还经常要发给我看。我说别信她们还说,宁可信其有!
我自己就是从事医学科普的,结果自己身边的人都不信我说的话,无语加惭愧!下面,我就把我常跟我那帮姑婆姨娘说的话再给大家分享一下,信不信由你们。
2.“酸性体质”不能和致病因素混淆
“酸性体质”一说,简单意思就是说当人体的体液pH值处于弱酸体质时,容易受到小病痛的困扰;处于酸性时,就极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并且,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都是酸性体质在作祟,因而要预防疾病,就应该多吃碱性食物。
近年来已经证明此说法并不科学。从近年来的医学科研结果来看,这则信息是不科学的。为了迎合对此观点不感冒的人看完全文,我再稍微妥协点,这个信息至少是不完全对的。
首先,酸性体质不是慢性病的致病因素。人体有多种体液,如血液、组织液、淋巴液、消化液、汗液、尿液等,不同体液有不同的酸碱值,如血液偏碱性,而胃液呈酸性。我们大多数人通常处在酸碱平衡的正常状态下,只有极少数人由于某些疾病或服用了某些药物导致身体酸度升高,比如严重腹泻、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机体代谢,导致代谢终产物排泄障碍,从而出现身体的酸碱度失衡。所以,酸性体质不是慢***的致病因素,而是患有某种疾病导致“酸中毒”的结果。
其次,营养学过去也确实把食物进行酸碱划分,比如大多数的蔬菜水果是偏碱性的,而肉类、谷类大多偏酸性。在正常情况下,无论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无论我们进食何种食物,身体都有能力把人体体液的pH值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恒定水平,从而使身体保持在酸碱平衡的健康状态中。所谓吃“碱性”的蔬菜水果能预防慢***,不是要获取其“碱”成分,而是因为它们当中含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元素等营养成分。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正常的、健康的人,你的身体就能够有能力调节体液的pH值在一个合理的稳态。
总之,每个人的身体状态和疾病种类各有不同,真的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只有通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以及良好的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你好,作为一名医生,我没有在任何的一本教科书或者文献中看到过这样的报道。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酸性体质这种说法,所谓的酸性体质容易患癌,完全是伪科学。
人体是偏碱性的,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的人
人体是非常精妙的和精准的,各项生理指标都有非常标准的参考值范围,正常人都在这个参考值范围内。人类的每一种体液都有自己的酸碱度,血液和肠液是偏碱性的,血液pH值位于7.35至7.45之间。而胃液,皮肤和尿液是偏酸性的。
人体每天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很多代谢废物,有碱性的,也有酸性的,以酸性的为主。血液的pH值是主要通过呼吸和肾来调节的,如果血液中酸过多,会***大脑的呼吸中枢,使人体加快呼吸频率,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肾脏也会通过排出酸,而保留碱来调节pH,所以尿液是酸性的。
肿瘤的发生与酸碱度没有关系
肿瘤的产生是人体的细胞受到各种致癌因素的***,引起基因突变,细胞不受控制的恶性生长。致癌物包括:物理因素,如各种放射线;化学因素,各种致癌物,例如黄曲霉素,亚硝胺等等;生物因素,例如乙肝病毒,HPV病毒等等。
WHO组织公布的致癌物品目录中,从来就没有酸性物质致癌的说法。
肿瘤内部是偏酸性的
肿瘤细胞都是增殖非常旺盛的细胞,往往会出现营养物质不够用,肿瘤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等酸性物质。还有肿瘤细胞不断的坏死和凋亡,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这些都是代谢产物都是偏酸性的。这些原因导致肿瘤内部的微环境是酸性的。
多吃碱性物质,不能改变体内的酸碱度
大多数的蔬菜和水果是碱性的,而肉类和谷类是酸性的。多吃碱性物质,并不能使人体变得更加的碱性。因为之前我们说过,人类的体液一直都维持在一个正常的pH范围内,与进食的食物没有任何关系。相反,长期进食一类食物,易导致偏食和营养不良。市场上面那些所谓的碱性保健品,是根本起不到防癌的作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留言咨询,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