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都是什么?
- 肾性高血压,有哪些危险因素?
“三高一低”是说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是一系列症状的总称,而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诊断)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危害。
一、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体尿中的蛋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当肾功能受损,肾脏重吸收功能减弱,尿中就会出现大量蛋白,也就是所谓的蛋白尿。
危害:
长期蛋白尿会导致肾脏硬化纤维化并最终肾衰竭,大量蛋白尿不仅仅是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更能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二、低白蛋白血症
当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进入人体内以及肝脏合成的蛋白质不足以抵偿其丢失时,血液中的蛋白质成分将降低,从而形成低蛋白血症。
由于尿液中丢失的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因此,肾病综合征发生低蛋白血症主要是白蛋白降低,因此,也称为低白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诊断的充要条件,满足这两个要求即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它们也是肾病综合征早期诊断、治疗的关键。
危害:
也是可导致肾衰竭发生,同时易并发感染、血栓,同时还使冠心病的风险增加。
三、高度水肿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肾脏滤过功能降低,导致水在体内潴留无法排出;同时由于血中蛋白等丢失,血浆渗透压降低,血中的水分往组织间隙渗透而使组织之间的液体增加,从而导致水肿。
肾病综合征导致的水肿为凹陷性、全身性水肿,再进一步的就是腹水胸水和各个脏器的水肿了,比如肺水肿。
危害:
水肿会对各个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还会加重各个器官的负担,需要及时控制。
四、高脂血症:
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胶体渗透压降低及(或)尿内丢失一种调节因子而引起肝脏对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蛋白的合成增加。再者,肾病综合征时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致使脂类清除障碍,从而引起高脂血症。
危害:
高脂血症可以导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性增加:比如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严重时可出现生命危险。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疾病名,它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病症,临床中的治疗难度大。指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指的是: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
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 1
蛋白尿: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导致大量尿蛋白露出,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以出现大量的尿蛋白。
- 2
水肿:眼脸、面部及双下肢,严重者全身水肿及胸水、腹水等。
- 3
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血液中的蛋白质降低形成低蛋白血症。
- 4
高脂血症:肾脏对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蛋白的合成增加,从而导致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儿童和成年人均会患一种肾脏病变。
临床上主要给予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发挥消除蛋白尿和利尿消肿的作用。
而长期使用激素又会导致患者出现肺部等感染、血糖升高以及骨质疏松,严重患者出现自发性骨折,所以说最后不要患上此病。
那肾病综合征的三高一低主要指什么?
1、形成大量的蛋白尿:主要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造成,而高血压、摄入高蛋白饮食或者输注人血白蛋白又会加重蛋白从尿里排出。
2、形成低蛋白血症:肝脏合成的白蛋白远远满足不了从尿中丢失的大量白蛋白所致。
3、肾病性高度水肿:血液里白蛋白从尿中大量排出导致血管腔无法保住水分,血管里的水分从血管腔跑到全身组织和间隙而出现水肿。
4、血脂明显升高:主要是肝脏降解脂蛋白质减弱而合成脂蛋白增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用药的依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建议,如有身体不舒服,请及时就医。)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疾病名,它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病症,临床中的治疗难度大。指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指的是: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
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蛋白尿: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导致大量尿蛋白露出,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以出现大量的尿蛋白。
- 2
水肿:眼脸、面部及双下肢,严重者全身水肿及胸水、腹水等。
- 3
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血液中的蛋白质降低形成低蛋白血症。
- 4
高脂血症:肾脏对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蛋白的合成增加,从而导致高脂血症。
首先,常见导致肾脏实质性高血压的疾病非常多,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比如说IgA肾病、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多囊肾性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比如说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病、反流性肾病等;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等。总之,各种肾脏疾病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大家一定要注意。
其次,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诊断其实依赖于很多方面,比如说肾脏病史、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eGFR降低、肾脏大小、形态异常,必要时行肾脏病理检查。同时,还要需要与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伤相鉴别。
再次,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应该予以低盐饮食,尽量每天6g以下。肾功能不全者,建议给与优质蛋白摄入,保证足够能量摄入。一般建议血压目标值控制到130/80mmHg以下,当然如果患者能够耐受情况的话,不能耐受可以稍高一点。有蛋白尿的患者,首选普利或者沙坦类药物(肾功能严重不全者不建议使用)。配合长效地平类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受体阻滞剂可以作为联合治疗的药物。
1.衰老:40岁后,肾功能评价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每年下降约1%。所以建议,40岁以后要更加重视每年至少一次的全面体检,尿常规,肾功能和双肾超声推荐为常规检查。
2.高盐饮食:吃的太咸,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这个大家应该都[_a***_]了,最关键的是控制氯化钠的摄入,在不影响食物口感的前提下,盐(氯化钠)能少放就少放点。
3.肥胖:与健康人群相比,肥胖患者需要代偿性维持较高的血压和GFR才能抵消肥胖所导致的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保持水钠平衡。换成人话就是:如果你太胖,身体必须调到一个比较高的血压,才能保证肾脏发挥正常的功能,久而久之,如果你一直胖,你的血压就得一直高。
4.甲旁亢: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血钙、高血磷以及维生素D缺乏,这些因素持续***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PTH促进溶骨过程中钙与钠同时释放入血,导致水钠潴留,升高血压。如果能看懂这一条,医生再给你开血钙、血磷、维生素D和PTH等抽血检查,就能理解了吧?
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可引起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和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高血压。据统计,慢性肾脏病患者失眠的患病率高达50-80%,太可怕了,连人类最幸福的睡眠都不能保证,情何以堪呢!
6.药物:像肾脏病患者常用药物: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利血宝,益比奥)、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美卓乐)、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西乐葆)都会导致血压一定程度的升高。
如果你有肾病方面的问题或想了解更多肾病健康知识,马上关注微信公众号:爱肾网!
肾性高血压的程度轻重不一,少数为重度甚至急进性高血压。高血压急剧发生可引起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
持久的高血压常可引起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恶化等多种并发症。肾性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和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肾性高血压的程度与原发病的性质有关。
急性肾小球肾炎所引起的高血压特点多为一过性,肾性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病程长,病情反复,病人预感预后不良,对治疗失去信心。
肾性高血压可伴随原发肾脏疾病的症状(如水肿、排尿异常、肾功能减退等),长期高血压又可以影响全身许多脏器,并加速对病肾的损害,而出现心、脑血管病变和肾功能进一步减退。
肾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左心室构型是离心性肥厚,高血压病程、收缩压和血红蛋白是肾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主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