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锁骨骨折不治疗会怎么样?
- 锁骨骨折的概况和构成是什么?
- 婴儿出生过程锁骨骨折,医院说常见现象,是怎么回事?
- 锁骨骨折不治疗有什么后果?
- 锁骨骨折怎么办?
在讨论锁骨骨折治疗前,我们先科普一下锁骨的重要性:锁骨位于肩胛骨功能带的前方,连结胸骨柄,后方利用韧带形成肩锁关节与肩胛骨连结。
因此所有的肩关节活动,锁骨都会参与,尤其是肩关节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肩胛肱骨运动节律,锁骨也参与其中,使得肩关节可以上抬180度,或外展180度,这样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功能表现正常。
锁骨骨折的方式很多,在问题中你并没提到是骨裂,错位,或开放性骨折,但是没关系,是骨折就必须处理,只是方式不同,可能是八字带固定或者ORIF(钢钉钢板固定),都能够使骨折愈合。
但是我认为骨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与忽视,很多骨科医生都会在骨折处理完后,让病人回家自己活动活动。一般人都不会活动,而且因为痛也不会动,最重要的是怎么活动没人教?临床上发现骨头愈合是时间问题,但是肩周炎的发生才是最大的问题,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全部发生僵硬及肌肉萎缩,真的太可惜了,这些部位并没有受伤啊。
在此呼吁,凡骨折必康复,而且越早越好,并发症越少,一定要找专业的结构寻求帮助,千万别靠自己,以上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锁骨骨折的概况和构成是什么?
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6%,多见于青壮年,多为横形及短斜形骨折,锁骨骨折最多发生在锁骨中段。
1. 锁骨呈S形,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外侧有喙锁韧带固定锁骨;
2.锁骨与其他长管状骨骨化方式不同,锁骨最初骨化方式为膜内成骨。胚胎发育中锁骨有两个骨化中心,锁骨内外端各有一个继发骨骺,内侧骨骺18岁左右出现,23 岁左右闭合,是长管状骨中最晚闭合的骨骺,外侧骨骺18岁作用出现,并很快闭合。如果没有正常融合就会形成先天性锁骨***关节畸形。
3.锁骨的肌肉起止点:锁骨是5块肌肉的起止点。锁骨外1/3是斜方肌的止点,也是三角肌的起点;锁骨内1/3后缘是胸锁乳突肌的起点,胸大肌锁骨头起自锁骨前缘,锁骨下肌起于胸骨柄和第一肋至于锁骨下面。1型:锁骨中段骨折,锁骨在此处从管状渐变为扁平,另外该处骨质相对薄弱,易发生骨折;
2型:锁骨远端骨折,根据骨折和喙锁韧带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五个亚型。
I型:发生于喙锁韧带外侧,因喙锁韧仍与锁骨连接维持其位置,此型多无移位。
II型:发生于喙锁韧带内侧,近侧骨折段失去牵拉固定而容易向上错位,而上肢重量和肌肉牵拉使远骨折段下移。
III型:外侧端包括肩锁关节面的骨折,该型骨折几乎全能愈合但易引起肩锁关节退行性关节炎
IV型:儿童喙锁韧带与骨膜相连而骨折近段移位
V型:粉碎骨折,喙锁韧带附着骨折与远近骨折端分离
3型锁骨近端骨折,此型多无移位,该处骨折可能累及锁骨内侧生长板,该骺板大约在30多岁时才闭合。除非有严重移位或神经血管损伤,一般不需手术;
Neer分型将锁骨远端骨折分为三种类型:
Ⅰ型为韧带间骨折, 稳定,无须手术; 该骨折的近折段与喙锁韧带的联结未受损坏,骨折无移位。其中包括锁骨的经肩锁关节面的骨折;
Ⅱ型骨折为喙锁韧带与锁骨近折端之间的连续性丧失,常需手术; 该型骨折的近折段与喙锁韧带的联结遭到破坏,骨折明显移位。Ⅱ型骨折虽只约占外侧端骨折的1/4,但骨折不愈合率极高
Ⅲ 型骨折伤及肩锁关节,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需二期切除锁骨远端以解除疼痛.Craig分型除上述三型外,还包括Ⅳ型儿童骨膜鞘骨折,以及Ⅴ型粉碎性骨折 (有游离骨片与完整的喙锁韧带相连).
锁骨呈“S”状,近端与胸骨构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构成肩锁关节。骨干细,在摔跤、体操运动及场地运动中易发生骨折。
锁骨骨折的原因: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两种。间接暴力多因跌倒时单臂支撑、肘部支撑或肩部外侧着地,造成锁骨骨折。在自行车运动中,运动员双脚必须在特制的“脚蹬”上,一遇摔倒未能及时脱出,则很容易因传达暴力造成骨折。直接暴力系暴力直接加于锁骨,如局部的打击,多产生横行或粉碎性隔着,相对较少。骨折近端手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上、向后移位。骨折远端受肢体重量的牵引及胸大肌上部肌束的牵拉而向下移位。直接暴力所致的锁骨远端骨折,喙锁韧带未断者,一般都无移位,很容易误诊为肩锁关节扭伤。骨折后骨片向下方后移位,有时可压迫或损伤锁骨下的神经或血管。
儿童易发生青枝骨折,青少年可以出现疲劳性骨折,此时只有局部的痛疼,而畸形不明显,需更加注意。
锁骨伤后多以手握前臂向上托起,头转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以减轻因胸锁乳突肌痉挛牵拉骨折端而产生痛疼。由于锁骨表浅,局部往往有肿胀,触诊多有局部压痛,很容易触到错位的骨折端及骨擦感。由于儿童青枝骨折或青少年疲劳骨折局部畸形不明显,又无骨擦感,除仔细检查外,常需X线检查才能确诊。
婴儿出生过程锁骨骨折,医院说常见现象,是怎么回事?
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约占产伤中的1%~2%。有的朋友觉得既然是产伤性骨折,那么肯定就与医务人员有关。认为产伤性骨折是医务人员的错误行为而导致的,事实是这样的么?
产伤性骨折在产程延长、难产、巨大儿或者胎儿宫内窘迫需要快速娩出时的新生儿中可以见到。国内有研究发现自然分娩时产伤性骨折的发生率为0.0096%,难产时发生率为1.7%。换句话说难产才是导致孩子出现产伤性骨折的罪魁祸首。毕竟统计数据中的医务人员技术并没有改变,孩子们都是经过产道分娩的。有朋友就有疑问了,那为啥是锁骨骨折了呢?不是其他部位骨折呢?
当孩子体重较大,胎儿肩部娩出受阻时,S型的锁骨凹面恰好卡在母亲耻骨弓下方,容易出现折断的情况。胎儿锁骨骨折后,双肩的距离缩短,可以较为容易的通过孕妈产道娩出。这也是孩子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如果孩子不通过这样的方式“自断经脉”,娩出困难就会导致孩子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甚至会出现重度窒息,胎死腹中。对于锁骨骨折的新生儿,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当孩子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肩部增宽,锁骨的错位和畸形会自行消失,不影响孩子的其他功能。
當然不是了。怎麼可能,人體是設計非常嚴謹的高等藝術品,除了天生殘疾,怎麼可能一出生就被自個弄殘的?如果確實是在接生過程中導致孩子鎖骨骨折,必定是接生過程出了差錯,這屬於醫療事故。
我从医生的角度来客观的来说一下这个问题,锁骨骨折、肱骨骨折、面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股骨骨折都是比较常见的产伤,这些情况我都碰到过。
就以锁骨骨折为例吧,主要出现在肩难产中。如果问我最怕什么,我不怕产后大出血,不怕难产,不怕新生儿窒息,我最怕的[_a***_]“肩难产”,肩难产是难产中的难产,急症中的急症!
简单的说肩难产就是孩子的头出来了,但是肩膀出不来。如果超过5分钟以上出不来,胎儿基本就不能存活了。
最麻烦的是肩难产根本无法预料,肩难产在巨大儿中比较常见,但还有相当的比例正常体重的胎儿因为位置旋转不正和孕妇骨盆异常造成的。
在肩难产的处理中,医生和助产士有相应的处理手法,两者之害取其轻,在旋转胎肩的时候就非常容易损伤到胎儿的神经和锁骨。极端情况下需要人为的抠断胎儿锁骨以减少双肩的径线来娩出胎儿,我曾经就见过我老师操作过,剪断胎儿锁骨胎儿得以娩出存活,不这么做新生儿就活不成了。
新生儿仅仅是锁骨骨折并不可怕,只要每有刺破肺脏,锁骨骨折并不需要特殊处理,简单固定一下上肢就可以,新生儿骨折愈合非常快,一般2周左右的时间就能愈合(成人要3个月以上)。
我孩子生下来没发现,后面满月去打育苗的时候,那儿保的人说听肺上有杂音,叫我们抱去大医院检查,去大医院后去做胸部检查,检查也是右手骨折,但是已经自己在长了,现在一岁一个月了也没管了,医生说有可能是穿衣服或者生的时候遭的
锁骨骨折不治疗有什么后果?
首先,感谢您的邀请,关注我,骨科副主任医师陈大乐,给你更多专业的建议哦!
首先,您要🈶年龄、片子等资料,其次,要说详细点才好判断,不治疗是连基本的8字绷带都不打、不固定吗?如果这样的话,对位对线比较好,成人的话4~6周又没有移位的情况就是正常愈合了,移位了就🈶可能出现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
如果是小朋友,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朋友,保守治疗就可以了,很快愈合,且还有较好的塑形能力的哦!
首先非常感谢邀请回答,关注儿童骨科郑志刚医生,更多的儿童骨科健康咨询,健康宣教。
锁骨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年龄,骨折错位程度等选择治疗。一般6岁以下的患儿,无论锁骨骨折错位多少,都选择手法复位,8字绷带或锁骨固定带固定,三角巾悬吊固定即可;6岁以上的儿童锁骨骨折青枝骨折,无错位的骨折也建议保守治疗,错位明显的骨折还是建议手术治疗,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成人锁骨骨折未见移位也可以保守治疗,错位骨折还是首选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锁骨骨折无移位的骨折不治疗骨折愈合好也不影响预后,错位的锁骨骨折不治疗容易造成不愈合,会引起伤肢慢性疼痛,畸形,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
锁骨骨折怎么办?
先去医院挂号,然后根据医生的指示拍片,骨折的轻就用8字绷带固定。重的话,那就只能先住院观察,然后做手术,用钢板固定。一般手术后没有大问题第四天就可以出院回家静养了。术后多注意休息,不要喝酒抽烟,吃辛辣***的食物。
一般两个礼拜就可以拆线,在这之前不要洗澡,拆完线多运动,到一个月后拍片子让医生看看,术后恢复的怎么样,钢板跟骨头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