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相信各网络平台的医疗科普作者吗?
- 为什么中医里总提上火,这有科学依据吗?
您相信各网络平台的医疗科普作者吗?
感谢邀请。
我的看法是兼听则明哈哈。对于现在的市场环境,我认为还是有必要查询一下的,但是毕竟回答者的水平不一样,所以我们兼听。
另外,看是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如果现在病人等着救命,就不能靠网络平台的意见了。如果日常小常识,可以多查询,多了解。关键的是不能拿这些来吃药。
记得我儿子小时候,他的毛病,我都会去查找对应的症状,什么反映,有什么嫌疑,再去医院找大夫检查,咨询。也有比如蚊虫叮咬之类的,网上找个偏方来尝试,但是,真的遇到高烧或者什么紧急症状,那是赶紧送医院去,一点也不能耽误。
如果你想做医疗知识,那就做吧,也是做一些常规保健的,期待你的成功。
这不好说。医疗问题,就病症来说,是复杂,而变化着的。医生诊断病症,也会有失误的。因此,对网络平台的医疗科普,也只能作参考。没有实实在在的临床实践的,仅有点书本上的医疗知识的,所谓医疗科普作者,不能相信。在医院的医生,是面对着病人诊治病症,也有水平高低问题。有的医生能把病治好,有的医生治不好病。这也是明显的,实际存在的。
不太相信,因为自己之前的工作经历告诉我,网上科普类的特别是医疗科普类,很多都是经过包装且带有诱导性的,如果真需要了解相关医疗知识,建议还是去正规的医院咨询相关医疗人员更为靠谱!
为什么中医里总提上火,这有科学依据吗?
一切现象的背后都有其科学内涵。
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的每一个进程,这里面蕴藏了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上火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什么是上火?
当我们碰到牙龈肿痛、口燥咽干以及口腔溃疡时,我们通常说自己上火了。在中医中还有一个称谓,叫做“热气”。在中医中对于上火也有明确的定义,何谓“上火”呢?最早对上火的记载是来自《尚书·洪范》,书中记载:“火曰,炎上’。《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火,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因此,在中医中所说的上火指的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身体炎症。
那么什么是炎症?
炎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炎症从科学的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免疫反应。就是我们人体在遇到一些病原菌或者外界的原因引起的防御反应。比如说病毒性感冒,当感冒病毒入侵的时候,人体的免疫反应会快速的识别这些外来的***,并激活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来抵抗***的进一步侵入,这时候就会伴随着发烧,喉咙肿痛等一系列的感冒症状。这其实是人体正在帮助抵抗病原菌的一种免疫反应。
上火是否有科学依据?
关于上火的问题,在科学上早有大量的研究。来之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表明,中医所说的上火和西医所说发炎有着相似的症状,均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现象。中医称为中的上火中的实热为免疫功能亢进为主,而虚热主要为免疫功能降低为主。实热和虚热均伴有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比如牙龈发炎一般为牙齿中的病斑积聚后,特别是一些革兰阴性厌氧菌的内毒素***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分泌肿瘤坏死因子。这些内毒素对牙龈组织产生侵害时,会引起上火或者炎症反应。同时,上火和一些炎症生物标志物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比如,上火后会引起炎症因子,其中包括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等的释放与合成。目前的研究观点认为,上火是以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和能量相关因子为主要的指标。
因此,上火具有丰富的科学依据。在这里,我们也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善于发现和总结身边的问题,其实这些才是真正实用的科学问题。中医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这是人类的宝藏。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科学并不是佛龛上的贡物,真正能够解决人类问题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关于概念的问题,怎么说呢,本质并不是东西方的冲突,而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冲突。写这个回答,丝毫没有黑中医的意思,如果想骂架的可以洗洗睡了。
不管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释和认知世界的方法,我们把这种事情称为世界观和方***。大家都在用自己的这套方法来描述世界,就好像说,中国有九章算术,西方有微积分。
好了,问题来了。在不同的话语体系里面,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解释,以及处理方法都是不同的。比如说,传统医学更强调的经验和技术的传承,所谓的医药世家,就是构建在经验的基础上的,治疗一些病症会有一些祖传的标准和技术,但是为什么这个病用这个技术呢?从原理上其实很难解释清楚,或者说根本就不想解释清楚,在传统社会中,这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不也不会有什么传男不传女之类的规定了。
现代医学的体系是建立在对病症解构和剖析的基础上的。更强调的是对最终原理的探寻,强调的是人体的运行是可知的,任何病症其实都能归结到生理代谢或者结构的不正常,让它们重新回到正常状态就好了。所以大家做的都是一样的事情,但是在解释的时候就分叉了。
这种世界观上的差异,导致了目前的所谓认识上的冲突。所谓的上火就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比如说便秘算上火,长痘算上火,牙龈肿痛算上火,口腔溃疡算上火,如果大家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任何不引起腹泻的,又不能完美解释的病症都算上火了。当然,传统医学的应对,有些也是合理的,比如说牙龈肿痛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消炎的药物,最终解决了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就是技术流啊,仍然不知道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到今天,连癌症都被认为是一个单一病症的年代。如果传统医学仍然抱着几千年前的老黄历,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呢?
你可以说我是来和稀泥的,但是请大家看完再发表意见,无脑喷的评论必删。
当
然有科学依据。
内脏虚与易“上火”的原因:风湿症
中医经常提到一些脏腑虚证,有[_a***_]、脾虚、胃虚等。这些所谓的虚证与风湿症有着密切的关联,甚至成因果关联。
风湿症中紧缩的深筋膜牵拉和压迫血管,将气血的阀门关小了,使得气血的供应变慢了、减少了,结果身体的组织器官都呈缺血状态,这些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因缺血而变得低下和赢弱,表现出临床所见的虚证。脾虚、肾虚等虚症本质上是气血供应减少。
但是,虚症经常又会表现出上火的症状。虚症容易上火的原因还是因为气血运行受阻的缘故。我们的身体的血管系统是我们身体的自动空调系统。身体内的生生不息的新陈代谢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例如心脏持续不断的跳动和肝脏持续不断的代谢都在持续不断的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都需要通过血管内的气血运行将这些热能运送到身体表面散发掉;继之身体表面的气血又将身体表面的凉爽通过气血运行输送到身体内部,中和身体内部多余的热量,从而保持身体体温的长久平衡。但是,当患上风湿症后,紧缩的深筋膜压迫血管使得气血运行变缓,体内的热能不能及时的输送出去,而体表的凉气又不能及时的足够的输送进来,结果体内的热能异常集聚,集聚的热能就表现出上火的征象来。这个火是虚火,本质上还是虚证,治疗的关键还是尽快松解紧缩的筋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火去湿。按摩是去除风湿和消除虚火的极好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