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大是什么病性?
- 肝病检查项目费用?
- 肝病不能吃花生吗?
- 常见骨关节疾病傻傻分不清?
肝大是什么病性?
注意病毒性肝炎是肝肿大最常见的病因。其次还有脂肪肝,早期肝硬化,肝淀粉样变性,肝囊肿,肝包虫病,肝脏肿瘤等,肝肿大的诊断由所患疾病判断,实验室检查有重要价值,鉴别诊断需依据病史、体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主要依靠超声、CT及肝穿等检查。
欢迎关注杨博士,私信了解更多。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点赞
肝大一般见于肝硬化早期,由于门静脉(入肝血流)压力增高,肝脏呈现充血性肿大。
随着肝脏门脉压力持续升高,肝细胞受压,部分受损,破坏,另外纤维化形成,肝细胞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肝硬化中晚期,肝脏体积反而缩小,变硬。
总结一下,肝大见于肝硬化早期。
肝病检查的项目和费用:1、乙肝3系统化验:主要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费用一般在40~60元左右。2、肝功能化验:主要了解患者肝脏功能是否受损,费用一般在70~100元左右。3、肝脏超声检查:可以了解是否有肝脏肿瘤性疾病、肝硬化等,费用一般在50~80元左右。具体费用应当咨询就诊医院。
首先肝病分为很多种,每种肝病对身体的影响都有所不同比如,脂肪肝,酒精肝,乙肝,肝硬化等等好几种肝病的病情都不太一样所以各种病的饮食结构也会有差异,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每种肝病的病理再来看看能不能吃花生。
脂肪肝
脂肪肝当脂类储积过多时,即被认为患上脂肪肝。当脂类储积超过肝脏自重10%~25%时,称中度脂肪肝。当脂类储积超过肝脏自重25%~50%时,称重度脂肪肝。花生富含植物脂肪对我们脂肪肝的病人来说应该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脂肪肝病人需要禁忌吃过多含有脂肪高的食物,还有烟,酒,辛辣,油腻等,多吃蔬菜水果多补充维生素,加强体育锻炼是关键,还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肝功能。
酒精肝
因为我们喝酒导致的肝病。少量喝酒对身体没有影响,因为肝脏是可以解毒。但是大量的饮酒就会导致酒精肝。酒精肝的饮食必须绝对禁止饮酒。因为酒能使疾病复发以及病情恶化。应多食素食、宜清淡,忌油腻,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少食多餐,禁忌生冷、甜腻、辛热的食物。可以吃花生,不过由于花生比较难消化所以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是前提是不要吃霉变的花生。
乙肝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于慢性重度乙肝要注意不能一下子吃进大量高蛋白食物,以免诱发肝昏迷。 禁忌辛辣,生冷,酒精,少吃加工食品如罐装食品和泡面等。可以吃花生但是要吃煮的花生因为煮的花生不会上火。
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通俗点说肝硬化就是肝脏质地变硬,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肝硬化病人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所用食物应易消化、富营养.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并限制盐的摄入,腹水明显时还要限制水的摄入,一般进水量以控制在每日1000毫升,一日三餐应以蔬菜为主。肝硬化病人建议多吃些五谷杂粮、清淡饮食 ,最好还是别吃花生米了,花生米高脂,硬,防止消化道出血。
总之得了肝病首先我们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去严格控制自己,“病从口入”要治好病首先要管好嘴,认真治好病是最关键的,治好了病后以后大把机会吃。我们就算身体健康也不能一下吃过多的花生和其他食物这样对身体也不好。只要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身体不好谈什么将来,更不要谈什么理想。
秀才张三疯祝大家身体健康!
花生是一种含有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等多种肝病。肝有问题的人可以适当食用一点花生,但是在疾病发作期的时候建议您不要食用,花生含油脂比较高,[_a***_]食用过多或者疾病发作的时候食用的话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但是花生含营养还是非常丰富的,在您疾病恢复之后建议您适当食用,但是不建议多吃。
在疾病发作期间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花生。
因为花生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对于有肝脏疾病的人来说最好少吃,在疾病发作的时候尽量建议不要吃。主要是因为花生所含油脂太高。如果病人食用花生过多或是在疾病发作期间食用的话,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造成疾病的加重。
但是花生也含有很丰富的营养成分,在疾病恢复之后还是可以适当食用的。
得了肝病最好少吃花生,因为花生是一种含有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虽然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好处,但花生最容易霉变,而霉变的花生会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这个细菌具有很强的致癌物质,且不容易消灭,这类细菌主要对肝形成伤害,大量食用会诱发肝癌。
此外,花生中的脂肪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胆碱,可使脂肪积聚肝脏,影响肝细胞功能,使之形成脂肪肝,所以说花生虽好,但有肝病的还是少吃好!
常见骨关节疾病傻傻分不清?
骨关节疾病是指以影响骨骼及关节为主并引起相关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是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等关节疾患的统称[1],此类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变形等。近年来骨关节疾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为加深大众对骨关节疾病的了解,同时也为了便于临床医生学习,我们以骨关节疾病的特征为切入点,对临床上常见的几种骨关节疾病做一个系统总结。
一. 骨关节炎(OA)
概述:骨关节炎(OA)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2]。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近年来,随着对骨关节炎了解的深入,这个疾病的分类更加明确,根据特点及病因可以分为:
退行性OA和低水平炎症性OA。前者是由于遗传、老年、肥胖、损伤、过度使用等因素对关节软骨造成的退行性改变,是我们传统认知的OA;后者是指固有免疫参与的一种慢性低水平炎症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与包括局部组织损伤、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滑膜炎是该病的核心[3]。
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1.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疼痛及压痛是OA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36.8%-60.7%;疼痛在各个关节均可出现,其中以髋、膝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
2 . 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髋、膝关节。晨起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俗称晨僵,活动后可缓解。
3 . 关节畸形:关节肿大,以指间关节OA最为常见且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
4.骨摩擦音(感)及肌肉萎缩:多见于膝关节OA。
二.风湿性关节炎
概述: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4]。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
病因:风湿性关节炎多是由于感染了溶血性链球菌,继而全身出现变态反应,长期累及各个关节组织形成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
临床表现: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患者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患者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
三.类风湿关节炎
概述: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5]。
病因:目前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雌激素水平等有关,环境因素(如寒冷、潮湿等),以及劳累、营养不良、外伤、精神***等可以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1 . 症状:起病缓慢,常有乏力、纳差、体重减轻及低热等全身症状。最常见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为主的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肿痛,随着疾病发展逐渐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指关节呈梭形肿胀,晚期可畸形。晨僵的持续时间常与病情活动程度一致。关节外表现常见有类风湿结节、血管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炎、心包炎、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全身各个系统的损伤。
2 . 体征:对称性的关节肿胀、变形,活动受限,以四肢小关节多见,或可见皮下类风湿结节等[6]。
四.痛风性关节炎
概述:痛风性关节炎是指由于人体内部的嘌呤代谢出现障碍,体内过多的尿酸无法正常代谢所导致的血尿酸浓度过高,过多的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周围软组织中所引起的一种疾病[7]。痛风性关节炎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占慢性关节炎的2%-5%,其病变可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间歇期、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
病因:由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腔及其周围软组织引起。
临床表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痛风急性期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滑膜充血有滑液产生、中性粒细胞渗出及纤维坏死、滑膜表面细胞呈灶样增生、滑膜有弥漫性或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患者表现为突发的关节红肿、剧烈疼痛、活动受限。
间歇期:间歇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但是血尿酸水平往往是升高的。
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1.痛风石形成,关节发作越来越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在发作之后也不能完全缓解。
2.受累关节逐渐增多,严重者可累及肩、髋、脊柱、骶髂、胸锁、下颌等关节及肋软骨,患者可有背痛、胸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表现[8]。
五.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概述: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的多系统炎性疾病的总称,包括分类未定的脊柱关节病(USpA)和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PsA)、瑞特综合征等一系列疾病。
病因: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遗传、微生物感染、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9]: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共同临床表现特点有:①炎性脊柱疼痛,由脊柱炎与骶髂关节炎所致颈背或骶部疼痛,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减轻,伴脊柱活动受限;
②外周关节滑膜炎,以下肢为主,多累及膝踝髋等关节,多数呈非对称性、少关节型;
③附着端炎,主要为跟腱或足底筋膜附着部位自发性疼痛、肿胀,或体检时有压痛;
④关节外表现,可有眼损害(虹睫炎、结膜炎)、皮肤损害(牛皮癣、坏死性脓皮病、结节性红斑、指甲病变、血栓性静脉炎),口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病变(溃疡、尿道炎、***炎、宫颈炎、前列腺炎);
⑤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lgA水平增高等非特异性改变;
⑥血清RF阴性;
⑦多数患者HLA-B27阳性;
⑧X线检查有双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改变。
五种常见骨关节疾病临床特征的横向比较
以上是五种常见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特征,为加深大家对这五种骨关节病的认识,我们继续将以上五种骨关节病从病因、起病方式、症状、好发年龄、疾病发展五个方面做一个横向的比较和总结。
病因上:
• 骨关节炎主要是退行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软骨和骨的磨损所致。
• 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感染了溶血性链球菌,通常有2~3周的咽部感染前驱症状。
• 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引起血尿酸水平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组织之中所引起。
•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可能与遗传、微生物感染、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
起病方式上:
• 骨关节炎发病缓慢,病情反复。
• 风湿性关节炎起病隐蔽,在出现明显的关节症状之前可以有明显低热,少数患者会有高热,常常还伴有乏力、全身不适和体重减轻等[10]。
• 大部分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缓慢,部分起病急,病情反复,时轻时重,严重者逐渐出现关节畸形。
•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起病急骤,多数病人于睡眠中突感关节剧痛而惊醒,该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病程缓慢,其中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匿。
症状上:
• 骨关节炎:多是单侧关节的疼痛,少有晨僵出现,严重者可出现畸形、功能障碍等。
• 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大关节红肿热痛,如膝关节、肘关节等,呈对称分布,游走性疼痛,不伴有晨僵,受累的关节不遗留畸形及功能障碍。
• 类风湿关节炎:多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的红肿热痛,大关节也可受累,如指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有晨僵,受累关节可出现畸形及功能障碍等。
• 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90%),其次为足背、踝、手、腕、膝、肘关节,肩、髋、脊等椎关节很少累及;无晨僵,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功能障碍、畸形、残疾等。
•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炎性脊柱疼痛;以下肢为主的外周关节滑膜炎,多累及膝踝髋等关节,多数呈非对称性、少关节型;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晨僵;多数患者具有各种特征性关节外表现,如眼损害、皮肤损害、口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病变等。
好发人群年龄特点:
• 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 风湿性关节炎:多发于青少年。
• 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0-50岁高发[11]。
• 痛风性关节炎:一般40岁后高发,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40岁以下男性青壮年[12]。
疾病发展:
•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关节退行性疾病,患者在疾病中期可出现关节绞锁,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最终导致残疾。
•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4]。
• 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致残率很高,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_a1***_]及抑郁症等[4]。
• 痛风性关节炎:由急性痛风性发作期,发展到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严重者损害肾脏功能。
•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慢性进行性破坏关节,致残率较高,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自下而上发生强直,后期呈“竹节样”变化,病情不能逆转。
综上所述
◆ 骨关节炎和部分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都是起病缓慢,逐渐加重,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匿,类风湿关节炎中部分患者以及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呈急性发作;
◆ 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骨关节炎是关节退行性病变,风湿性关节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可能与遗传、微生物感染、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
◆ 骨关节炎可能有晨僵,多轻微且时间短,风湿性关节炎不伴随晨僵,类风湿关节炎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的强直性脊柱炎晨僵明显;
◆ 骨关节炎不直接影响其他脏器,风湿性关节炎可影响心脏,类风湿关节炎除了关节外损害,还可累及肺脏、肝脏、心脏等全身器官,痛风性关节炎可损害肾脏功能,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有眼损害、皮肤损害、口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病变等关节外损害。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上总结只是针对五种骨关节疾病的一个整体概述,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具体临床诊断还应结合临床表现和相关医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不同的骨关节疾病在明确诊断后都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破坏性最强的类风湿关节炎,需要选择传统合成抗风湿药(csDMARDs),如甲氨蝶呤(MTX)、艾拉莫德(IGU)等,持续治疗,以控制疾病活动度、阻止关节畸形。
参考文献:
[1]葛文平,张玲,周学城.康复护理在骨关节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家庭医药,2017,7月上,42-43.
[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 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 [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05-715.
[3]陈世菊,石桂秀. 旧病新视点:骨关节炎——低水平炎性疾病[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8,22(11):721-723.
[4]刘春风. 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1,(30):156-157.
[5]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8,4.
[6]中华中医药学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J]. 中国中医药,2011,9(11):150-151.
[7]盖其夫. 浅谈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9):208-209.
[8]李长贵. 实用痛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8.10.
[9]向阳.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J]. 胡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1999,16(1):40-42.
[10]侯媛媛 于泓. 关节护理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5):2382-2387.
[11]吴华香,朱亮. 2010 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解读[J].浙江医学,2011,33(10).
[12]王岚,李惠媛,刘永明等.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43例[J].武警医学,2010,21(9):8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