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疾病确诊会入档案吗?
- 我就是特别疑惑精神科医生诊断抑郁症等疾病时…是不是有点不准确?
- 一名病人,不知道是抑郁症还是精神分裂症,如何诊断?
一般情况下,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的档案通常会被保存在医院的病历系统中,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用于医疗记录、研究、教学等目的。根据中国的《病历管理规定》,医院应当建立病历管理制度,对所有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严格的保管,包括纸质病历和电子病历,确保患者个人隐私得到尊重和保护。
对于是否可以将精神疾病诊断信息放入个人档案,这取决于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精神障碍患者的个人信息应当受到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披露、利用这些信息。因此,如果将精神疾病诊断信息放入个人档案,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得到尊重和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疾病的诊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建议尽快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
我就是特别疑惑精神科医生诊断抑郁症等疾病时…是不是有点不准确?
有时候就是不准确,有次我去给亲戚开药,她当时确诊是抑郁症吃药好多年了,可是我总感觉症状不像抑郁症,开药的时候必须得先取出病例才能找大夫开,当时拿上病例抽出来看了一下,感觉那病例就是随便写上去的,好多症状都不符,反正就是走个流程吧,其实精神类疾病有好多种,有时候真的很难正确确诊,比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好多时候就混淆了,大多数人印象中的精分就是人们常说的疯子,其实精分的阴性表现跟抑郁症差非常相似,好多时候误诊了就按抑郁症治疗,所以没效果。所以说看精神类疾病还是去大一点的专科医院,找一些经验丰富的大夫。
一名病人,不知道是抑郁症还是精神分裂症,如何诊断?
你好,精神疾病的诊断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鉴于目前的医疗发展水平,精神疾病相关诊断无法像其他专科疾病一样有相应的临床检验指标和影像指标进行诊断,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师当面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来判断病人的病情,从而进行诊断,因此不要盲目的对照网上的标准随意的去下精神疾病的相关诊断。
一名病人,不知道是抑郁症还是精神分裂症,如何诊断?
作为一名普通的民众,没有系统学习过精神病学的相关知识,自己出现某些症状,如到了某些环境,看见某些人,到了某些时间就会控制不住的痛苦,害怕,难受,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得了什么病,是很正常的。尤其是精神类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甚至精神分裂症,有很多相似的症状,如躯体症状,胸闷气短,心慌心悸,睡眠饮食不好,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甚至安全不能工作学习,交往能力下降等等。
本人和家人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不知道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是很正常的,应该先去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让专业的心理学从业者帮助诊断。
很多心理疾病,表面症状不相同,容易区别,所以诊断并不难,但如果从本质看,多数是因为焦虑担心,有很多相似的症状,看表面能区分是什么病,能看到本质,就知道怎么才能消除症状,比如强迫洗手和对视恐怖相比,一个反反复复的洗手,一个不敢和别人正面交流,表面看根本不一样,也很容易区分,但是本质都是焦虑,只要解决了焦虑,症状就消失了。
几乎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受***惊吓[_a***_]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建立的,所以可以通过后天的干预康复,因为心理疾病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精神类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这三种疾病是很难从一次诊断就能确诊的,我的孩子看过几次专家,好几个诊断结果。
虽说同属精神疾病,几种病的用药情况完全不同,最开始的时候医生也是给患者尝试着一点点加药,直到观察确诊。
我个人觉得,开始用药期间一个星期看一两次同一个医生很有必要,接触多了,会有利于医生了解病人的性格从而结合心理测试,做出正确判断。
除非病人的病情过于明显,否则医生很难因为一次看诊就确认患者的病,所以建议病人家属在病人患病初期听从医生安排,如果医生安排住院,那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对于精神类疾病,我的过来经验就是:谨遵医嘱。
服用抗精神药以后,尤其是调药、减药,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发生很多变化,如果病人情绪不稳定,有轻生的倾向,建议住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