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是特别疑惑精神科医生诊断抑郁症等疾病时…是不是有点不准确?
- 现代医学体检可以更准确的诊断疾病,为何民间中医劝病人不要体检?
- 如何提高医生准确诊断疾病的思维能力?
有时候就是不准确,有次我去给亲戚开药,她当时确诊是抑郁症吃药好多年了,可是我总感觉症状不像抑郁症,开药的时候必须得先取出病例才能找大夫开,当时拿上病例抽出来看了一下,感觉那病例就是随便写上去的,好多症状都不符,反正就是走个流程吧,其实精神类疾病有好多种,有时候真的很难正确确诊,比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好多时候就混淆了,大多数人印象中的精分就是人们常说的疯子,其实精分的阴性表现跟抑郁症差非常相似,好多时候误诊了就按抑郁症治疗,所以没效果。所以说看精神类疾病还是去大一点的专科医院,找一些经验丰富的大夫。
中医和西医不同,但都能诊断疾病。有一个问题是西医的体检是专门体检科,它并不看病,给出的体检结果不能作为确诊依据。体检结果异常,提示你该去住院了,这是非常不准确的。中医和西医有天壤之别,中医认为人感觉是最重要的,没有病人的叙述,仅靠检查是不能发现病灶的,所以,很多中医不相信西医体检报告。
要明确两个问题:1所谓现代医学是唯物形科学的医学,物形与变化随现代技术、仪器的发展而有更准确之说。2唯物形的现代医学(西医学)看似精准,但存在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大数据收集所得出的身体“正常数值”应用于个人是最模糊不清的诊断标准!!!故西医学实际上是最模糊、最粗糙的医学理论。例如有人体温38度就开始抽搐,有人40度还跟正常人一样。还例如高尿酸,有些人痛风了,有些人尿酸值很高却不会发生痛风,则西医有各种说辞:预防呀。
因此,体检是个很大问题,我就是退休西医,退休几年从来没有体检,为啥?太多太多的体检“异常”实际上是“正常”!简单的说:老年人的一些数值能跟年轻人比较吗?老年人血压高些……相对“老年”就是正常!西医幻想把老年人的身体恢复到年轻人的状态,是创造出一个妖精吗?
原来有个早期肿瘤的“基因芯片”筛查,现在不提倡了,为啥?太多阳性,患者吓死了,可多年没事!还有痰细胞肺癌筛查……太多技术问题。
体检就如同拿你的身体去跟“标准”对照,但请问世界上哪里有一个“标准”的人?即使这个标准来自于大量人群的中间值(大数据),但也不意味着偏离中间值的少数人就一定有病!如果长相也这样检查一番,那么我眼睛不够大,头发不够多,是否就觉得自己不正常?再比如,有的人脸上天生就有颗痣,这当然有异于常人,但人家一辈子都好好的,还成为大人物,你服不服[大笑]!真有不舒服时,再去看病做检查,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我不是医生,不懂中医也不懂西医,就我个人来说,我年年体检,这种高端仪器都用过,样样指标正常,身体很健康,但我就是不想吃饭,有点点风寒就感冒,全身酸痛,咋就体检不出来呢?我看了中医,中医说我气血虚,脾虚,肺虚,需要调理,我信了,吃中药,居然好了!全身轻松自在。后来我思考发现,要人体形成病灶以后,西医,仪器这些东西才能检测出来,对即将要发生,还未发生的病情是检测不出来的。而中医就可以做到未来先知,也可以医治,但是如果形成病灶了,中医又不能治了,或者说是多数治不了啦!你们认为呢?
现代医学学的是循证医学,民间中医学的是辩证医学,相差十万八千里。
循症医学对癌痛起不了作用,因为他们不知道癌痛从何而来,让病人及家属花钱受罪,痛苦万分。
民间中医知道癌痛是身体有热毒,是热毒广腐化肌肉才有痛感,所以十几味中药便让癌痛消失,而且不超半个月。
如何提高医生准确诊断疾病的思维能力?
第一是基础扎实,症状学及各科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第二是不断学习,如果你经常听一些医学讲座或者会议,就会发现很多专家都说“希望我几天带给你们的知识在十年后还是对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积累临床经验,多向高年资医师学习,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窍门,吸收过来,变成自己的,结合临床实践,去伪存真。很多你感觉是疑难病的,让老医生一看就可能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然,我这儿指的是大部分,不是全部,不排除糊弄一辈子的。
第四学会如何与病人和家属沟通,既能获得更多诊断线索,也能有效[_a***_]***,据统计有70%左右的医患***是因为沟通不畅引起的。
第五,多观察,也许如你所说,病人主诉单一,但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可能是患者病情的反应,比如说可能病人在诉说自己身上的某个不适,但是家人不是太关心,这就可能说明病人的这个情况已经很长时间了,家属甚至感到习惯和疲惫了,估计已经在很多医院检查治疗过。
其实还有很多,总之,看病不止看的是病,有时候要看的东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