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子女怎样预防或避免得这种病?
- 面对平时与正常人无异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怎样跟他们相处才能避免危险?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是作为精神分裂症子女的童年生活和家庭环境。
我们都知道精神分裂症是有明确遗传倾向的,一般遗传学研究得到的结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患病率与普通人相比的确会明显升高,通常认为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的7倍。普通人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大约在1%左右,那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发病的几率就是7%左右,说多也不多,还不到10%,但这只是一种概率,而最终影响是否发病的因素还有很多。
为什么我说精神分裂症子女的童年生活和家庭环境对他是否发病有很大影响吗?因为很多患者子女的童年生活和家庭环境,父母的一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可能他们的童年和其它人的童年会有很大区别。
也许你可能不能理解这种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精神分裂症的家庭里是基本上不可能避免的。更有甚者还有很多实际上的精神分裂症家庭子女还会在童年受到严重的创伤,我们叫做童年负***件,而童年负***件是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内的很多精神疾病的常见发病因素之一。
所以,我常对我的患者和家属说,如果担心子女以后会发病,那么就珍惜现有的生活,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给他们一个有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在同样的环境中健康的生活。
当然,这样做并不能排除精神分裂症子女在今后的生活中患病的可能,但却可以将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换句话说就是尽量的去预防或者避免精神分裂症的子女以后也会罹患精神分裂症,也可以说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努力的方向。
如果父母中有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而且这名患者长时间处于发病状态,简单的说就是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或者长时间持续存在反常的言语或行为。那么我觉得最好是评估一下孩子在患者身边成长的危害,如果孩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边成长可能会受其影响,那么有可能对患者的性格养成等各个方面造成无法预料的影响,也许就为今后发病埋下了***。那就尽量让患者和孩子分开生活吧。为了孩子能正常的成长,为了孩子减少发病的几率,值得的。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不认可,但我真的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一些孩子甚至在与患病的父母分开后很久才有所改变。
只能遇事想开点,多结交一些朋友,工作规律,不要压力过大,不要把太多事放在一起,生活规律,该怎么样就怎样。遇事不要转牛角尖,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
见过认识的人得了类似的病,是后天突发的。如果不是遗传,那么跟家庭环境有一些关系,比如父母之间关系不和睦,常常在孩子面前吵架闹矛盾,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长大后个性固执多疑等。
一个人遇到不开心的事,不要装牛角尖,不要疑神疑鬼,平时多找信任的朋友亲人聊聊天。
如果是生性敏感多疑的人,要注意自身的修身养性,少点敏感,不带着偏激做事。遇到不同意见的人,也不要那么固执。平时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心情愉快,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抗压能力,那么是不是就能减少精神方面的压力呢?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子女,患病率严重高于普通人群,以前对于女儿不成家的想法,感觉是自己的一块心病,现在是确实看开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病人自己不想成家,最好别勉强顺其自然就好。
无论是遗传概率问题,还是成长环境,都会导致***人的子女患病率更高一些,遗传概率问题不是预防或者避免能够改变的,精神问题防不胜防。医生说***人的童年经历很重要,有些负性影响会直接导致成年以后精神疾病的爆发,是以给孩子的童年一个相对和乐的氛围很有必要!
***人如果结婚,尽可能别为了成家而成家,甚至为了凑合成家而再找一个***人,两个***人的后代,概率问题可想而知……
有一个女性精神病患者,康复了以后任教,一边教学一边用药倒也看不出来有病,后来一个孩子在她的课堂上出现问题,她被不知情的家长投诉了,导致病情复发闹得学校人尽皆知。所以,***人不要从事性质复杂的工作,单一点的就行,比如在学校里上班也可以,管个档案这类相对轻松的工作还可以。
有些事情人力可以避免,有时候存在不可控因素,尽全力吧!
面对平时与正常人无异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怎样跟他们相处才能避免危险?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是不可预测与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的细***化或极小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活动而导致其行为异变!建议象这类***患者还是早些送医!家人与朋友与其相处时应温和一些,凡见其神情迟滞时应极其注意做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