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区,要如何预防呢?
-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怎么预防?
- 冬季预防疾病小常识?
- 冬季幼儿疾病高发,该如何预防?有哪些建议?
- 冬天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上个世纪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是传染感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而本世纪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则是心血管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往往忽视了生活中的细节,致使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预防心血管疾病就成了我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了。
中医认为:心的主要生理机能为心主血脉。心脉痹阻,不通则痛。
西医认为:很多因素可以引起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是公认的高危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要注意一下几点:
1、注意保暖:心血管病患者是极易的受到冷空气等***从而发病的。因此,起床后,衣着保暖一些为好。即使感觉热,也最好不要马上开窗,对着室外的冷空气猛吹。而应该慢慢走一走,让身体逐渐适应室内外的温差。
2、适当运动。冬季来临白昼变化,白天活动时间短活动量减少,及天冷影响户外活动,故也要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3、清淡饮食:冬季易饮食易以肥甘厚味为主,另外户外活动量减少,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变,故饮食需清淡,低脂膳食,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饮食以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糖尿病患者尤要注意低糖饮食。因室内温度较高,也需多饮水。
4、戒除不良生活习惯。①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②控制情绪。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要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③劳逸适度。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等都会引起血压、血脂、血糖的变化,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下棋。
5、定期检查:每年做体格检查,会发现一些健康隐患,得到健康指导,也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6、保持良好心态。戒除不良嗜好与不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规律与方式,有个人的文化兴趣爱好,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心有朝霞,胸怀开阔。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怎么预防?
保暖,尤其是在脖子和胸部周围。避免在寒冷多风的天气外出造成不稳定的心绞痛;定期验血,及时调整降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的用量,避免血栓形成和严重血管收缩,造成暂时性严重狭窄和梗阻;染色可防止心脏负荷过重,诱发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
冬季预防疾病小常识?
1. 学习冬季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树立防范意识;
2. 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以免受凉;
3. 房间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
5. 饮食要均衡,营养搭配;
6. 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1、戴口罩
出门必须戴口罩,尽量选择防护功能较强的医用口罩[_a***_]KN95口罩,戴口罩之前要洗手。分清楚口罩的内面和外面,金属条的位置靠近鼻梁的部位,将口罩上下完全的展开全部遮住口鼻,确保口罩密闭性。摘口罩之前需认真洗手,不要触碰口罩的外面以免沾染细菌。
2、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公共用品、与他人接触……都要洗手,最好使用有消毒功能的洗手液或肥皂进行冲洗。
3、食物需注意
水果蔬菜食用前请认真清洗,海产品要深度加工,选购冷链产品时要去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购买时要戴好口罩及一次性手套,烹调时要煮熟煮透,避免出现冷链传播。
4、经常通风,保持家居卫生
室内要经常通风,每隔一段时间要家居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垃圾要及时清理,戴上一次性手套把垃圾袋绑紧及时清理出去,保持干净卫生的家居环境。
5、减少外出,避免接触境外或高风险地区人员
目前我国***疫情病例主要来源于境外输入,非必要情况下,我们要避免跨境旅行、避免接触境外人员,国内要注意避免与疫情高风险地区人员的接触。
冬季幼儿疾病高发,该如何预防?有哪些建议?
注意冬季保暖,要加强小儿营养,饮食调节,进用清淡饮食,注意小儿饮食卫生,忌食生冷,不易消化食物。要加强小儿的耐寒锻炼,住室应空气流通,日光充足,冬季不宜包裹大严,在感冒流行时尽量不到公共场所。
谢谢邀请!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冬天来临,气温下降,早晨时有雾霾在空气中缭绕,小儿穿衣寒暖不能自调,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外邪乘虚侵袭,最容易得感冒,一般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出现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我在临床上多年,经常遇到这样的病号,为了让孩子早点好起来,建议选择如下药物给孩子治疗,今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1,如果是孩子光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可以选择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具有解热镇痛,减轻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症状,同时注意保暖,适量的多饮温开水就可以缓解。
2,如果体温在37.5-38℃,可以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利巴韦林颗粒,抗感颗粒等。利巴韦林颗粒、抗感颗粒两者都是抗病毒,配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来缓解感冒的症状。
3,如果体温超过38.5℃,甚至39℃,患儿常表现为极度烦躁、哭闹,可以给予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都是退热止痛药,可以迅速退热,副作用相对较小、效果较好。
4,也可给予患儿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的方法,是根据人的体温调节中枢,用酒精加点温开水,擦腋窝手心,大腿窝,脚心也能暂时退热。或给孩子在额头上贴上退热贴。这是一种物理退热,冷敷理疗,用于感冒发热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时的人体局部体热降温。
5,如果还是发热,两天以上不退,伴有咳嗽,吐黄痰,黄鼻涕,咽痛,可以到医院做血象检查,如果血象高,说明有炎症,可以给予阿莫西林颗粒或头孢克肟咀嚼片,或头孢丙烯颗粒等等,这些药是都是消炎类药,用于感染时才用。
6,如果是支原体感染,可以口服琥乙红霉素颗粒,此药可以消灭支原体感染。
7,如果血象不高,就是***感染,可以给予抗感颗粒,或清开灵颗粒口服,这些药都是清热解毒的作用。
8,如果选择了上述方法,还是不能缓解,请你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系统检查,根据医嘱用药,对症治疗。
总之,冬天气候寒冷,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发热,流鼻涕,等等症状,由于临床上用于感冒咳嗽发热的药物好多,我只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供大家选择试用,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斧正,谢谢大家关注!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或中医养生,请大家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吉庆有鱼145103773】,我会诚信您你服务!
注意保暖防寒,减少户外长时间运动,饮食均衡,不要过量过食,北方有暖气的,室内空气会很干燥,注意通风换气和保持湿度,另外,尽量不要去人非常密集的室内场所,交叉感染的几率会很大。
我认为给幼儿穿着要适当,经常用手摸幼儿小手感觉微温为佳。而经常易感冒者(应是贫血儿童),注意饮食温补;鬼针草5克水煎煲鸡50至100克加少许圤吃肉喝汤>二杯,一星期二次。另一方:鬼针草5克,肉苁蓉5克水煎茶饮温服,日>二杯。功能`润肺温阳通便。对小儿开胃也有帮助,胃口好则营养接收转佳,大人可加量。对提高免疫力有帮助,不论男女都适应。请各位老师指正。
冬天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体受冷空气***,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液流通受阻,使血液粘稠,从而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有:
1、每天摄入的能量必须与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把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如果超重或肥胖,不仅要适当减少热量摄入,还应该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能量消耗。
2、少吃或不吃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猪皮、鱼子、蟹黄、全脂奶油、腊肠、巧克力、甜点心、水果糖及油炸食品、烧烤食物等。
3、主食注意粗细搭配,主食中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粗杂粮,如用梗米、玉米、黑米、薏米、燕麦、绿豆、红小豆、红薯等来替代精米、精面。
4、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每天吃500克左右的蔬菜,体积相当于5个网球大小,其中一半为深色蔬菜,每天蔬菜种类5种以上。经常吃海带、芹菜、黑木耳、香菇、大蒜等。
5、常吃适量的鱼类。多数鱼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的功能,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效果,如牡蛎、鲜贝、虾皮、海虾等。
6、饮食清淡,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食用油不超过25克。尽量不饮酒。
7、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冬季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而发病。
8、保持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体重超重。
饮食结构中,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饮食,避免低钙,低钾,低维生素和低纤维素的饮食。还有一方面,控制吸烟和喝酒。吸烟和不吸烟的发病率是不一样的,男性吸烟的发病率比不吸烟的高2.6倍,女性高1.45倍。
不主张喝咖啡。因为喝咖啡能使心率加快,甚至有些激素也会分泌增加,对血管也有收缩作用。
活动的时间应尽量避开高峰时间,尤其是早晨。早晨活动一个是血压高,另外好多病容易早晨发生,比如说脑出血,比如说心肌梗死,都是容易交感神经兴奋性高的时候,早晨发生。所以说在活动的时候,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合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