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过后,要注意防“旧病复发”,具体要防哪些疾病?
- 春季需要注意预防哪些高发疾病?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
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2月4日,“立春”节气,此后,要注意防疾病。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身体的养护也要趁早,不可忽视。
立春过后,防旧病复发,做好三养
一养肝脏
“春三月,阳气生发,重在养肝。”
春属木,肝也属木,春季,肝最为活跃,此时,肝病易复发,也是一个养肝的“黄金期”。
因此,立春过后,一定要格外注意养护肝脏健康。
养肝建议:
1、吃韭菜,养肝阳
冬春交替,气温偏低,重点要养护肝阳。
韭菜,辛温发散,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舒畅。
此外,多吃韭菜,还可增强人体的脾胃之气,对肝功能也有益处。
2、饮茶水,降肝火
立春过后,外界的温度,也会逐渐升高,稍加不注意,会导致肝火过旺。
一旦肝火大,易失眠多梦,头痛自汗,目赤红肿,易怒,爱发火等等。
白古丁根茶,泡水喝,可清热解毒,去火消炎,有助于降肝火,保护肝脏。
白古丁,有着“天然抗生素”之称,被称为清热解毒的“八大金刚之一”,对于清肝热,效果尤佳。
凡是,肝中郁热所见的,红肿痘痘,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饮用。
春季泡上一杯,解毒消炎,有益肝脏健康,是不错的选择。
3、推大腿,强肝脏
肝气一通,百脉皆通。
一旦郁结,便会损害肝脏机能。
经常推一推,可舒经活络,通肝气。
左腿弯曲,膝盖放平,让双手掌交叠,按在左大腿根部内侧,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各五十遍。
二养肠胃
立春过后,天气依然比较寒冷,再加上细菌开始活跃,胃肠疾病容易复发。
此时,稍微不注意,便会导致腹痛、腹泻等胃肠疾病,需格外警惕。
护肠胃建议:
1、吃温食,暖脾胃
胃,喜温怕凉,温热的食物,有益脾胃健康。
因此,在饮食上,要减少冷凉食物的摄入,尽量吃温热的食物。
此时,***入脾胃,多食***的食物,也有益脾胃健康。
2、饮热茶,调脾胃
饮茶,在调理胃病方面,温和持久,有其独特的优势。
平日里,多喝些暖胃茶水,更有助于减少寒凉***,促进脾胃健康。
红苏子叶茶,泡水喝,可暖胃,能缓解脾胃气滞,胸闷,腹泻,呕吐之证,可用于胃寒症,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还可缓解脾胃气滞,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预防干燥导致的便秘,保护肠胃健康。
所以,一受寒就胃不舒服的人,不妨泡上一杯,大有益处。
三养血管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对于心血管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每年冬春交替之时,也是血管疾病高发的一个时期,需格外警惕。
立春后,要注意养护血管健康,减少心梗、脑中风等血管疾病的发生。
养血管建议:
1、吃蔬果,添营养
每天最少吃够5种以上的蔬菜,有助强健血管。
蔬菜中含有机体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花青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抗氧化、排出肠道垃圾,保持血管弹性。
2、饮茶水,促排毒
白开水,淡茶水,是最好的血液稀释剂。
多喝水,常饮茶,可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血管,给血管“洗洗澡”。
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可稀释血液减少血液黏度,有益血管健康。两餐直接,喝一杯代茶饮,可消脂排毒,减少血管堵塞,助力健康。3、多活动,通经络
活动手腕,可通经活络,先由内往外,再由外往内,缓缓转动手腕,可以帮助疏通血管,助力血管健康。
此外,经常转动脚踝,亦可助力血管通畅,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健康。
立春过后,谨记“四个字”,健康一整年!
第一字:防
防感冒,莫忽视。
立春时节,是感冒的高发期,一定要做好预防。
此时,要注意勤通风,勤洗手,减少病毒感染。
作息上,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良好的休息。
饮食上,适当多吃些生姜,大蒜,牛肉等温性食物,以驱散阴寒,使人体内在阳气升发,提高免疫力,增加抵抗***的能力。
第二字:捂
“春捂秋冻”,有讲究。
立春时节,天气依然比较寒冷,此时,要做好春捂保暖,不可过急减少衣物。
一要捂好腰部。
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腰部,一定要捂好。
除借助衣服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温暖腰腹。
二要捂好腹脐。
腹脐,是人体最柔软、最脆弱的部位,也最易受寒、感染的部位。
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第三字:阳
养阳气,助力阳气生发。
春夏养阳,立春过后,阳气逐渐生发,要注意养护阳气。
朝梳头晚沐足,日间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以养阳气。
春天早上梳头、晚上用淡盐水泡脚,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保健防病。
第四字:动
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立春过后,天气逐渐暖和,要开始进行适当的运动,且不可懒惰。
立春起,阳气渐生,春光明媚,外出散步可以使人接触自然,摆脱冬日以来的懒散。
并且,还可帮助身体多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春季需要注意预防哪些高发疾病?
#春季养生正当时#
冬眠的虫儿快苏醒了,沉睡的树儿快发芽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该出去活动活动了!
动物醒了,植物醒了,有些疾病也会在这个时候苏醒!
那些疾病会在春季高发,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干啥吆喝啥,干心血管,肯定我们先说说在春季容易高发的心血管疾病: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记住要春捂
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习惯。春天来了,气温逐渐回升,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气温变化大,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引起人各种疾病,尤其忽热忽冷,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等和血管相关的疾病都会又一定影响。所以,不要着急去棉穿单,春捂没坏处!
除了春捂,还有记得监测血压、血糖、心率,按时规律服用药物,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做好了才能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呼吸道疾病:感冒、发烧、气管炎、[_a***_]也要预防
尤其老人和孩子,抵抗力弱,免疫力低下,春季刚刚到了,温度稍有回升,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风寒治病,首当其冲的就是肺脏,无论是上呼吸道还是下呼吸道,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流感爆发季节减少到***聚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注意保暖、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坚持一定的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出现感冒症状注意休息,如怀疑流感及时就诊。
3、春暖花开,预防过敏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美事,终于度过了寒冬,可以欣赏花开时节。可是对于有过敏病史的朋友,尤其是对花粉过敏的各种疾病,真的是寒冬来临。春天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飞絮、紫外线、霉菌,有些人表现为鼻炎,有些人表现为皮炎湿疹荨麻疹,还有些人发哮喘等问题。轻则皮疹瘙痒,重则甚至哮喘发作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有明确过敏的朋友,一定少去公园、公园这些地方,一定记得戴口罩,该吃过敏药物的一定不要忘记。
春天来了,虽然有些疾病也苏醒了,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终于熬过了寒冬,盼来了春天!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还记着这篇课文吗?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种下健康的***,收获健康!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春季养生正当时# 每次说春季流行病,我都想起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最近几年春季,对大家的健康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流行性疾病。
而这几年,对于成人来说,流行性疾病大多数是流感;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有流感,手足口病,流脑,流腮,水痘,麻疹等。
1,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流行季节,外出散步、购物、交通出行等,建议带口罩。如果身边有人感冒了,一定注意,建议流感患者居家隔离或者住院治疗。不建议继续工作。
如果有流感患者接触,建议备用抗流感***药,有流感症状时,及时吃药。这些流感症状再了解一下:流涕,鼻塞,咽痛,头疼,肌肉酸痛,乏力,咳嗽咳痰,发热等。
预防流感的原则就是减少或避免暴露于流感患者。
2,如何预防流腮,手足口病等儿童传染病?
流腮,手足口病等,一般好发生于幼儿聚集的地方,比如幼儿园,公共场所,游乐场所,商场等。并不是因为有人故意传播传染病,而是在这些传染病发病,有临床表现前,已经具备传染性了,在咳嗽,喷嚏等不经意的表现间,***就开始了大量的播散……
所以,在春季,大家喜欢出门游玩,应该怎么预防这些传染病呢?
避免到室内密闭的空间;
建议多在阳光下,开阔的场地活动;
任何场地,活动前,接触玩具、其他小朋友前,先洗手,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免洗消毒剂洗手;
任何地方,接触他人,其他公共物品后,及时用免洗手消毒剂洗手液;
在密闭的室内环境,公交车,地铁等,身体免疫力差的朋友,建议带口罩!
至于食疗,茶疗,健身等,都是慢调出效果。而春季传染病是急性病。所以,以物理性的保护,做好个人防护来保持健康最具效果。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还是要吃好,吃饱,睡好,休息好,适当运动……
总结一下,春季预防流行性疾病,建议积极预防传染病,最好的措施:口罩+勤洗手。转发给身边的人,大家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