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眩晕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正在干点什么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个世界摇晃起来,严重的时候眼前还会发黑,要好一阵才能缓过来。没错,这就是头晕了~但这还不是眩晕症~管家开始掰扯啦~
准确来说眩晕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位的病变,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
欧洲的一项研究报道指出,普通人群中约30%的人有过中重度头晕症状,其中25%为眩晕。我国的研究报道中,10岁以上人群眩晕症的总体患病率为4.1%,头晕是65岁以上人群就诊的主要原因。
眩晕的原因:原因有很多,从原发性划分,可分为脑血管性、脑肿瘤性、颈源性、内分泌性、高血压性、精神官性等等。如果分析具体的原因,需要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后才可确诊。
不同病原性的眩晕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像牵引治疗、推拿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等,针对病因不同治疗方式自然不同,要相信医生积极治疗。
说说饮食方面:注意加强营养,可吃桂圆红枣、百合蜂蜜等滋补食物,少吃芹菜、冬瓜、绿豆、山楂、苦瓜、洋葱、萝卜、海带等降压利尿食物,每天盐的摄入量可适当增加,并坚持运动。
其他的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不必要的情绪起伏,这个适用一切需要静养的人群,这边就不再一一说了。除了心理方面,起居住所最好能减少光线的***,保证睡眠充足。
眩晕是目眩和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昏花旋转,或如天眩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所以称为“眩晕”。据了解,眩晕不只倾向于老年人,就连年轻人也成了眩晕的一部分群体。
眩晕背后原因复杂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康介绍,因眩晕常伴有发热头痛,耳聋耳鸣,恶心呕吐,面红目赤,心悸汗出,肢体震颤等症状。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有“头眩”、“掉眩”、“眩冒”、“冒眩”、“癫眩”、“风眩”、“头晕”、“眩运”等记载。自清代以后才统一称为“眩晕”。
需提示的是,诱发患者出现眩晕的原因千差万别。“患者在出现眩晕时,一定要注意休息,查出病因,对症治疗。”现代中医一般都运用病证和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对眩晕症的诊治,***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如首先运用现代的诊断技术,确诊眩晕的病因,然后再进行辨证施治。凡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晕动病等;中枢性眩晕如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疾病、高血压、低血压;其它原因所致的如低血糖、贫血、神经官能症等,以眩晕为主症者,均可按中医“眩晕症”来辨证论治。
眩晕辨证分六型
中医对“眩晕症”来辨证分型主要有六种,各型以辨证要点为依据,处方治疗,选用相应汤剂或中成药,也可配合针灸疗法。
风火上扰型,主要见于高血压兼外感引起的眩晕;
肝阳上亢型,主要见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
脉涩血亏型,主要见于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栓后遗症等疾病引起的眩晕;
肝肾阴虚型,主要见于内耳性眩晕;
气血两虚型,主要见于贫血、低血压引起的眩晕;瘀血内阻型,主要见于脑外伤、脑震引起的眩晕。
彭康提醒,眩晕患者在预防调理方面应注意:①增强机体正气,避免和消除导致眩晕发病的各种内、外因素,保证充分休息与充足睡眠。②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防止用脑过度,节制房事,劳逸结合,不作剧烈的头颈旋转及弯腰动作。③保持身心愉快,戒情志***。④饮食因定量、定时,宜清淡,戒烟酒、辛辣、油腻和海腥食物。
眩晕症不包括头晕,特点是发病快,恢复快,一般持续几个小时到1一一2天。现在均能及时治疗缩短了发病时间。
病因病理:
前庭病变:常见。影响了前庭半规管淋巴液回流。见于外伤,手术炎症多是无菌炎症造成周围水肿及他原因。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造成,也不少见。腔隙性脑梗塞:小范围脑梗塞影响基底节区也可少有发生。
小脑病变:如出血梗塞肿瘤少可引起。但属于危重疾病,以[_a***_]生命为主了。
个别首发找不到病因,可考虑内耳病变。
临床表现:发病时天旋地转围围物体以发病者为中心旋转,头晕不能睁眼:呕吐:可耳鸣:不能站立跌倒,平躺为宜。神志是清楚的,事后能描述。眼球水平震颤。
鉴别:与癫痫一过性脑缺血:晕厥鉴别
预防:凡经历发病的,一有预兆马上躺下防跌伤。
治疗根据疾病分类不同,治疗不同,后期可考虑中药治疗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