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常见疾病的书-常见疾病的书籍

天下郡国利病书由明末清初大儒谁所著?请说明《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读史方舆纪要》的异同?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谁写的?外感病看傷寒和溫病著作,關於內傷雜病有沒有推薦的比... 显示全部
  1. 天下郡国利病书由明末清初大儒谁所著?
  2. 请说明《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读史方舆纪要》的异同?
  3.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谁写的?
  4. 外感病看傷寒和溫病著作,關於內傷雜病有沒有推薦的比較全面又精妙的書?

天下国利病书由明末清初大儒谁所著?

是明代顾炎武写的。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

《天下郡国利病书》由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所撰。

有没有常见疾病的书-常见疾病的书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一本历史地理著作,重点讲述了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的内容以及明朝时期中国各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顾炎武自崇祯十二年(1639)后,即开始搜集史籍、实录 、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并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实地考察,以正得失。

全书先叙舆地山川总论,接着论述南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天下郡国利病书》除了记载舆地沿革外,所载赋役、屯垦、水利、漕运等资料相当丰富,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史籍。

有没有常见疾病的书-常见疾病的书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由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所撰。

顾炎武(1613- 1682):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请说明《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读史方舆纪要》的异同?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末清初大家顾炎武先生所作,成书于康熙年间。此书主要记录明代全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作者努力探求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实践经验,提倡学以致用的思想。该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尤为重视全国各地兵要地理,涉及地势、卫所、堡寨、屯田、兵备、马政等资料摘录尤其详细,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文献资料。对于现在的国家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全国县委书记会议上说“郡县治,天下安”。

有没有常见疾病的书-常见疾病的书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读史方舆纪要》作者是中国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和学者顾祖禹,因其深厚的家学渊源的影响,使此书的内容更加侧重于历史上的军事边防对国家造成的影响,成为一部军事地理巨作,希望以历史上王朝兴废为未来做借鉴。

两书都为地理标志著作,但前书侧重治理,后者侧重军事。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谁写的?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写的。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本名顾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王夫之、黄宗羲、唐甄并称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明遗民。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2月15日),去世,享年七十岁。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金石文字记》《亭林诗集》等。

主要成就顾炎武被称作是“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外感病看傷寒和溫病著作,關於內傷雜病有沒有推薦的比較全面又精妙的書?

没有精妙的书,那种看书就能治病的书没有。不过我可以推荐《伤寒论》,伤寒论是把打开中医的第一把钥匙,了解中医的属性,八冈辩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学习伤寒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学治病药方,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学习。第二把钥匙是《难经》,难经是要有想象力的一本书,是对人体经络和人体各系统关系的学习,在伤寒六经辨证与难经相结合对人体进一步的理解。第三钥匙是现代中药大全,因为现代中药大全对中药的研究更深一步,中药应用要懂得药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目的是化解药物的毒副作用,让药力形成合力,做到想药力到那就到那。每味中药不是个体存在,一定有味中药与之相左或相铺,这也是方剂形成的基础知识,也是辨别方剂是否好坏的方法。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需要一个好中医学习,目的是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知识升华,从而形成自己治疗体系。学中医别学套用古方,而要学会辨证,古方中有很多基础方是牢记,学会辨证应用。长期积累定能成为好中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atncure.com/post/9806.html

huangp1489 2025-02-26 17:36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3